同治五年白露,苏州城墙上的晨雾里,忠王李秀成靠着垛口蹲下,手中东王的火焰纹算筹在露水中折射微光。他用算筹轻点城墙砖缝,砖缝渗出的水珠晕开的圈数对应《资政新算》弹道公式——三圈仰角三十度,五圈火药量五钱,算筹边缘的云雷纹缺口卡住砖缝刻度,化作简易弹道计算仪。「忠王,洋人炮船已入护城河。」副将递来浸过露水的算理布,布面「火德星君」法相在雾中显形为漕帮密语:「西船铁锚沉七尺,击其右舷第三舱」。忠王摸向算筹背面的朱砂火德纹,体温捂热处显露出东王与韦昌辉决裂前合刻的弹道修正表——那是用苏州城砖尺寸校准的特殊公式。
秋分时节,苏州阊门外的废弃纺织坊内,忠王盯着老旧的纺织机齿轮。干王从上海赶回,将东王算筹插入齿轮间隙,竹筹随齿轮旋转,筹面火焰纹与齿距咬合,在墙面上投出移动光影刻度——这台改造的弹道校准仪,齿轮转速对应炮弹初速度,光影刻度标着淮军在苏州城外的炮台方位。「韦昌辉当年烧了天京算具库,」干王转动齿轮,算筹投影扫过墙面「火德阵」标记,「却烧不掉苏州织女的织机。」忠王看着光影在算理布上显形的等高线图,每道线间距正是苏州特产的吴绫宽度——那是用算筹量取十匹吴绫后得出的精确数据。
寒露之夜,苏州山塘街的「蚕神灯笼」次第亮起。忠王站在阁楼上,用算筹瞄准敌方营地——算筹顶端火焰纹对准目标时,灯笼穗子摆动频率突快,铁锚堂暗语传来:「风速二,仰角四十五」。他翻开算筹侧面的抗磁砂刻度板,板上标注的偏移量与东王算筹火德纹形成双重校准。「开炮!」命令下达,藏在山塘民居的纺织机改造火炮轰鸣。炮弹掠过灯笼巷时,火光映出算理布「火德旗」,布面抗磁砂被炮口火焰激发,在空中划出与算筹测算分毫不差的轨迹,精准命中淮军营地。
霜降日,干王混在上海法租界的天主教葬礼队伍中,手中黑色丧幡实为算理布,布面「哀悼基督」图案在教堂彩窗红光下显形为洋枪队上海军火库剖面图。他以算筹轻敲棺木,节奏暗合《玫瑰经》节拍,传递「子时三刻,火攻北门」指令。与此同时,苏州城墙上的忠王收到算理布飞鸽传书,布面用苏州评弹节拍编码,与干王在教堂的行动形成时空呼应。干王将算筹插入管风琴音管,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