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第52章 商法试点(2/2)
火光中泛着均匀的暗红。陈阿福摸着温热的炉体,忽然想起在云南铜矿改良的探矿仪:“算盘不分中西,”他对围过来的匠作们说,“能算出匠人活路的,就是好算盘。”译馆的《蒸汽机械图说》残页被火光映红,上面的齿轮与算盘珠,在此刻奇妙地重叠。

    这一晚,十三行的洋商馆亮起了更多灯火,史密斯正在给伦敦写信:“清国的商部,用算盘编织了一张大网,”他的羽毛笔悬在“数据治世”的单词上,“他们的匠人既懂《天工开物》,又学我们的机械,这才是最可怕的对手。”窗外,商部的“算盘纹”灯笼在江面上投下倒影,像一片浮动的星图。

    三个月后,第一艘装备改良锅炉的福船抵达吕宋,船身上的“商部监理”金漆在南洋阳光下格外醒目。舱内的《南洋海图》上,用中文和拉丁文标注着算盘测算的航距,而货单上的“官商分利”条款,让汉商的利润比往年多了两成。史密斯看着靠岸的福船,不得不承认:“清国的算盘,正在重新划定南洋的商路。”

    商部的算盘与译馆的墨笔,就这样在珠江的潮声中合奏。李煌知道,洋商的抵制只是开始,数据治世的商路注定充满暗礁;陈阿福明白,西学翻译不是照搬,而是让老匠人的智慧在新算盘中重生。而那些在码头搬运货物的匠人、在商馆核计账目的商人、在译馆苦读洋文的学子,正用各自的方式,将算盘的经纬织进世界的商路。

    珠江水依旧奔流,商部的灯笼在夜色中连成一片,像一串散落的算盘珠,照亮了数据治世的新航程。当渠本翘的船队带着“算盘核价”的瓷器驶向西洋,当吴老二的蒸汽锅炉开始轰鸣,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始于京师的商部改革,正在江海之间,写下数据与商战的新篇章——而这,只是算盘丈量世界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