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自己看了好几遍,是学习盖里奇《两杆大烟枪》和宁浩疯狂系列的多重叙事。
后来的《无名之辈》用的也是这个手法。
票房不佳的原因是里面的演员全是素人,在一个剧院里找的业余演员。
二是成本受限,拍的很粗糙。
三就是题材,比《人生大事》还要暗很多。
《人生大事》虽然是殡葬题材,但至少内容、结局、本质都是阳光的。
这部片子则是一黑到底,不改结局都无法过审,无奈在最后一画用字幕打上结局的片子。
程希翻到一半,感觉和印象中的差不多。
又翻到最后看了下结尾。
最后几页甚至拍摄计划表,演员表,预算都给写了个大概。
这是准备妥当,来将我的军了。
程希想了想,开口说道:
“钰坤,本子不错,比你的短片写得更好。但你的目标是什么呢,去评奖还是上院线?想赚钱吗?”
忻钰坤没想到老板一不问预算,二不问剧本和剧情,三不问演员。
开口就是评奖还是院线。
这让他准备的那些话一句都说不出来。
想了半响,忻钰坤慎重回答道:
“想上院线赚钱,也想拿去评奖。”
“你这不等于没说,选一个。”
“想赚钱。”
忻钰坤本来也是想赚钱的,但原作压根没机会上院线赚钱。
就只能去评奖,走走迂回路线了。
程希听到想赚钱,这不就结了。
省了自己的口舌。
第一部不赚钱,你后续还想拍什么电影呢。
而且现在公司缺钱,你要想表达,除非你自己有钱或者跟陆导一样有长辈。
你啥也没有,公司给钱肯定看回报的。
“想赚钱,我提供两个主意。”
“一个,结局要改,太黑暗,我不可否认这样更冲击人心。但人家花钱进影院看你的电影,还是想得到一些光明的答案或者期望。而且你这样估计过审都难。”
“二个,编剧这一栏跟我共同署名,否则光靠醉白公司出品恐怕吸引不到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