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说吧。”
“第一、每个车斗里,安放四个泡沫保温箱,高度比车斗要低一点点。”
“第二、每个车斗里,安放一台电瓶,一台冷热两用的饮料机。电瓶给饮料机供电。饮料机要有三个出水口。”
“第三、每辆车子,配备一个遮阳棚,红绿两种颜色,像雨伞一样,可以折叠的。棚子上面要写着‘勤工俭学’个大字。遮阳棚的面积大小要超过整辆三轮车。”
“第四、每辆车子,每天配备400个纸杯,400个小纸袋。纸杯和纸袋也要红绿两种颜色,上面也要打印四个字,勤工俭学。”
“对了,特别打印出两个折叠篷,伸展开来,面积要达到二十平方。我是要在下面摆放桌子凳子,卡拉ok设备。”
……
李永恒跟资源摄取仪洋洋洒洒的交流了一大堆,都是在脑海中完成的。
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这台资源摄取仪的性格好得很,完全没有任何脾气。李永恒跟它提到一个要求,它就立刻开工打印。
凡是有不符合李永恒的要求,马上撤掉,重新打印出实物。
资源摄取仪如此的听话配合,使得李永恒都要大发感慨:还是跟机器打交道好啊!无论自己怎么实验,怎么反复折腾,机器都不会给你甩脸色!
他甚至想给每一辆三轮车都装上电动机,就跟后世的那种电动三轮车一样。
再一想,还是算了。不能太过分啊,毕竟现在是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七年的人们,吃苦耐劳,能拥有一辆三轮车,已经是喜出望外了。用自己的两条腿去蹬三轮车,那不是应该的吗?
一个多小时之后,资源摄取仪按照李永恒的要求,经过多次修改,终于把每辆三轮车的配置都给打印出来了。两个折叠篷也打印出来了。
李永恒看看时间,才是晚上8点半,距离11点半还远得很。
还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他记得,在七星市的市区十字街那里,有一家做饮食的百年老店。店里的八宝粽子,味道好极了。一个粽子卖五角钱,别嫌贵,你去得晚了还吃不上,卖光了!
除此之外,那家老店里的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