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天时间内,柔然兵败而逃,赤眉军也收兵退军,一时间千里奔袭的白虎军在京城名声大噪,冀州侯沈炼的大名更是响亮无比,俨然已经成为大乾王朝的定海神针。
朝堂之上,众人正在为沈炼进城的请求争论不休。
面对和赵王,特别是长公主一系势力交好的沈炼,楚王一党已经提起了十二分的小心,对于沈炼进城怀有极强的戒心,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
“不妥!
如今柔然敌军和赤眉反贼刚刚退去,局势不稳,冀州侯又擅自和反贼接触,不知道安的是什么心思,这个时候京师不能再出一点乱子。
因此冀州侯现在带领大军入城不合适,臣等不建议让冀州侯如今进城,还是等局势再稳定一段时间为好。”
面对楚王一党的无端构陷,长公主和王朗一派的官员们反唇相讥。
“胡言乱语!
朝廷面临危难之际,是冀州侯首先千里来援,摧枯拉朽般击败柔然骑兵,又凭借实力逼退赤眉反贼,乃是我朝忠心耿耿的栋梁,岂是你等可以随意污蔑的?
如果所有大乾的忠臣立了功都无端受到猜疑,以后还会有谁肯为朝廷尽忠?”
然而这些官员越是维护沈炼,楚王和他的党羽们就越是恐惧,咬紧牙关寸步不让,坚决不许放沈炼进城。
双方争论得不可开交,一直无法达成一个一致意见。
沈炼在城外扎下大营之后连续多次请求进入京师,然而一直没有等到允许他率部进城的许可。
帅帐之中,沈炼正在和部下们商议军情,一名亲卫拿着一封信走了进来。
“侯爷,这是从城里射出来的,上面写着侯爷亲启。”
沈炼接过信一看,眉头一皱,脸上露出几丝怒气。
坐在一旁的谢文峰等人见状询问信件的内容,沈炼干脆把信件交给他们,让大家传阅起来。
“侯爷,大皇子欺人太甚!”
“简直不为人子!”
看完信件之后,谢文峰等将官勃然大怒,把楚王一党喷了个狗血喷头。
原来信件是长公主和王朗发给沈炼的,信里面说明了为何不准许他入城的原因,完全是由于楚王一党忌惮白虎军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