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也派百官到底层调查民意。
属下过来汇报工作,说了进一步推进工业化、保护文化遗产、建立博物馆、创立报刊。
江安让工匠建造”南都博物馆”,开始保护文物。
南都是多个朝代的首都,历史有“南门”“水都”等称呼。
江迎涵让文人创办《弘报》,成为官方报刊,江迎涵在弘报中发表自己的爱国、革新作品。
百姓、文人和官员纷纷创办报刊,同时创作反映时事的作品。
这时候,官方继续加强民众教育水平,这时候的识字率为10%,还得继续加强教育投入,让人口投入到工业化的进程当中。
官方的教育投入为6000万元,占gdp比重6%。
江安设立“南都国立大学”,在保留原来的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另外建立一个西学学校,培养科技人才。
国立大学的考试方式有传统科举和西式考试两种途径,这两种考试方式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筛选考生的考试。
传统科举更倾向于文科,西式考试偏向于理科。
黄云逸前来首都南都,他在战乱中倾家荡产,来到首都谋生,他的老婆林兰芝也陪着黄云逸一起发展商业。
黄云逸找江迎涵借钱,借了10万元,双方签订合同。
“殿下,我以后会偿还这些钱的。”
“期待你的表现。”
江迎涵和黄云逸抱在一起,黄云逸也计算花费和收支明细。
江迎涵让黄云逸收集情报、拉拢支持者。
黄云逸为江迎涵提供一些情报,比如民众对改革的看法,更多国家的资料,一些外语文献。
黄云逸在南都投资经商,他建立一个食品厂,加工一些食物。
这时,弘阳国的南方邻国朱瓦国与吉罗格爆发战争,江迎涵得知这件事后,希望支援朱瓦国。
朱瓦国因为屋瓦呈现朱红色,故名“朱瓦国”,它的部分领土被吉罗格侵占,与吉罗格有血海深仇。
朱瓦国和弘阳国结盟,双方签订非军事合同。
弘阳国与附属国烟轩、商离、扶桑交战,这些附属国得到敌对国家支持,又想摆脱宗主国弘阳国的控制,弘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