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奶奶家离王鹏家并不是很远,一个村的前后街。
从王鹏家往东走大约五十米,然后向南穿过一条窄窄的小巷,到了前街,再往东走百十来米的样子就到了。
院门向南,青砖到顶的门房十分气派,一看原来就是殷实富裕人家。
也确实是这样的,高侯三爷爷原来是平遥商人,在王鹏他们这儿做生意,后来找了高侯三奶奶就落户到了王鹏他们村,无儿无女。
高侯三爷爷去世以后,高侯三奶奶就成了孤寡老人。
高侯三奶奶家的西边,就是王鹏他们家的老宅,按道理高侯三奶奶应该是王鹏的一个本家姑奶奶,两家一直处的的不错,老爹和老妈一直帮老人干一些零活儿,一来二去,王鹏也十分的熟悉,小时候可没少往这儿跑。
高侯三奶奶也喜欢王鹏,有了啥稀罕吃食,也愿意留着等王鹏去吃。
懂事以来,王鹏便继承了老爹老妈的传统,也经常帮高侯三奶奶做一些杂活儿,和个泥、挑个水什么的。
当王鹏到了高奶奶家的时候,高奶奶正在门洞里捡豆角。
“小鹏,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刚从外面回来,给您带了点稀罕吃食,就送过来了。”
“你看你,自己那么忙还老想着我。”
“没事的,顺带的个事。”
王鹏便边应称着,边将手里的东西放在高奶奶旁边,然后在门洞里的一个凳子上坐了下来。
“奶奶,今天的天气还是比较热的。”
“嗯,马上就立秋了,热不了几天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家常,王鹏忍不住问道。
“奶奶,你说咱们村有没有真正的上了年代的老物件。”
“什么叫上了年代?”
“就是上辈子、或者上上辈子传下来的东西,比如说瓶、海海、盘盘碗碗什么的?”
“这个呀,你要那些干啥?”
“干疗的那人就是喜欢这些东西,前段时间给他找的那些他还嫌不够老,想找更老的物件,给的钱也更多。”
“是吗,我记起来了。
我这儿还有一个物件,应该是你说的那种,不过时间长了有点儿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