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完全在安全范围内。如果蜜蜂是因为电磁干扰而来,这里应该有异常才对\"
龙安心想起早上在仓库里感觉到的地下震动:\"要不要检测一下次声波?就是那种人耳听不见的低频振动?\"
杨教授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怎么会想到这个?\"不过他还是调整了仪器设置。几秒钟后,平板上出现了一组新的波形图。
\"天啊!\"杨教授惊呼,\"这里有极强的次声波源,频率在7到14赫兹之间,正好是蜜蜂最敏感的范围!\"他指着波形图上几个规律的尖峰,\"看这个模式,像是某种机械设备的振动。\"
龙安心立刻想到了什么:\"基站!它们需要大功率的散热系统,可能有地下冷却装置\"
\"走,去基站看看!\"杨教授收起仪器,急匆匆地向山坡走去。
---
基站周围的景象比龙安心早上看到的还要糟糕。原本郁郁葱葱的草地现在呈现出病态的焦黄色,野花几乎全部凋零。更令人不安的是,地面上散落着大量死去的昆虫——不仅有蜜蜂,还有蝴蝶、甲虫和各种飞蛾。
杨教授的团队立刻展开工作。电磁场检测仪的读数很快出来了: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确实略高于安全标准,但远不足以解释如此严重的生态影响。
\"一定有其他因素,\"杨教授沉思道,\"龙村长,你说听到地下有震动?\"
龙安心点点头。杨教授立刻指挥团队使用地质雷达扫描基站下方的地层。图像显示,在约三米深的地方,有一个长约五米、宽两米的金属结构,连接着基站的接地线。
\"大型散热系统,\"杨教授判断道,\"为了保持基站恒温,他们可能安装了地下冷却装置,会产生持续的振动和次声波。\"
就在这时,吴晓梅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我查到了!这个基站是特批的"实验性增强型5g节点",环境影响评估只考虑了电磁辐射,完全没有提到地下设备和次声波影响!\"
龙安心接过文件快速浏览。在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中,他注意到一个细节:基站的功率是可调节的,而过去一周正好处于\"全负荷测试期\"。
\"这就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