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如雨的身影:“稼穑之事,关系重大。告诉弟兄们,还有乡亲们,好好干。只要地里能出粮食,大家的肚子就能填饱,这徐州,就能稳如泰山。”
“是!陆别驾放心!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如今能有地种,有饭吃,全赖别驾和主公(指刘备)恩德,没人敢懈怠!” 队率的声音洪亮而真诚。
我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看着眼前这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空气中弥漫的不是硝烟,而是泥土和庄稼的希望气息。这里没有震天的厮杀呐喊,只有劳作的号子和偶尔的欢笑声。
这就是我想要的徐州。
官渡的胜负固然重要,它决定了北方霸主的归属,也必将深刻影响天下的走向。但无论北方战局如何演变,徐州自身的根基必须牢固。粮食,是根基中的根基;人口,是力量的源泉。通过屯田,我们稳定了粮价,安抚了流民,恢复了生产,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大量的军力从单纯的消耗者,转变成了生产者,并为未来的扩军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兵源和物资基础。
这种“静”,并非无所作为的沉寂,而是如同春蚕食叶般的积累,是潜龙在渊般的蓄力。北方的巨浪滔天,固然吸引眼球,但我更专注于脚下这片土地的深耕细作。只有将根扎得足够深,足够牢,才能在未来的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才能在时机到来之时,拥有搏击长空的资本。
看着田垄间那些忙碌的身影,感受着脚下土地传来的踏实感,我心中的某种焦虑似乎被这片土地的生机所抚平。是的,官渡的棋局我已落子,但徐州的棋盘,我亦在精心布局。这无声的积累,或许不如沙场决胜那般耀眼,却是我认为更为坚实可靠的力量之源。
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野上,给这片土地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喧嚣的战场远在天边,而眼前的徐州,正以一种沉静而坚韧的方式,积蓄着属于它的力量。这,便是我此刻最大的慰藉,也是我面对未来风云变幻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