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带回的确切消息,如同书房外终于暂时停歇的风雪,让我紧绷了数日的心弦稍稍松弛了一些。人,确实被他们从小沛城破的混乱边缘,“拾”了回来。没有惊动曹军的巡逻队,也避开了那些趁火打劫的溃兵和乱民。整个过程有惊无险,正如石秀一贯的风格——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真章。
但我深知,将人带出小沛,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她安置妥当,确保万无一失。彭城虽在我掌控之下,但曹操大军主力尚在小沛休整,斥候游骑遍布四周,城内亦难免有其耳目。直接将她接入彭城,目标太大,风险太高。
因此,我早已命玄镜台在彭城东南,一处丘陵环抱、人迹罕至之地,准备了一处隐秘的别院。这处别院,外表看去不过是寻常的乡间田庄,甚至有些刻意营造的破败感,四周遍植翠竹与杂木,一条溪流蜿蜒而过,是天然的屏障。但内里,却是我玄镜台在徐州的重要据点之一,防御工事、暗道机关、预警系统一应俱全,驻守人员皆是百里挑一、忠诚可靠的精锐。对外,只称是某富商购置的别业,用以避祸静养,鲜少有人知其底细。
冬月廿九的深夜,一辆不起眼的、带着厚厚车篷的骡车,在数名精干骑士不动声色的护卫下,避开了所有官道和人烟稠密的村落,沿着只有玄镜台内部才知晓的密径,悄无声息地抵达了这处名为“翠云坞”的别院。
车帘掀开,被搀扶下来的,正是那个经历了人生剧变的女子——貂蝉。
她身上裹着一件厚实的、却不甚华丽的斗篷,遮挡了大部分身形,也掩去了那曾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绝世容颜。此刻,那张脸上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疲惫、惊魂未定后的麻木,以及对周遭一切的深深戒备。小沛的火光、厮杀、绝望,以及吕布授首的惨烈,想必在她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迎接她的是一位年约三十、面容沉静、举止干练的妇人。她是阿兰,玄镜台内部精心挑选并严格训练过的女侍,不仅身手不凡,更擅长照顾人,且嘴巴极严,是负责照料貂蝉起居的不二人选。
“姑娘,一路辛苦了。请随我来,主人已为您备下清静的住所。” 阿兰的声音平和而恭敬,没有一丝谄媚或好奇,只是恰到好处地传递着安全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