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寒意透过紧闭的窗棂无孔不入,仿佛要将书房内跳跃的烛火也一并冻结。刚刚结束的议事厅内,主公与众将的激昂、忧虑、决绝犹在耳边回响,曹操大军兵临城下的阴影,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徐州人的心头。
我独自坐在书案后,面前摊开的是徐州乃至周边各郡的堪舆图,以及一叠刚刚由玄镜台送来的、关于小沛战役的详细军情报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木质桌面,脑海中却反复回荡着报告中那几个冰冷的字眼:“小沛城破,吕布、陈宫就缚……”
吕布的败亡,意味着徐州北面的战略屏障彻底消失,曹操的兵锋距离彭城仅一步之遥。唇亡齿寒,利害攸关,这是毋庸置疑的战略现实,也是方才议事的核心。我的理智在飞速运转,分析着曹军可能的动向,评估着徐州现有的兵力、粮草、城防,思考着合纵连横的种种可能……袁绍?孙策?刘表?每一个名字背后,都牵扯着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叵测人心。
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军政信息洪流之中,在对徐州未来命运的深沉忧虑之下,一个名字,如同水底的暗流,悄然撞击着我的心防,激起圈圈涟漪。
貂蝉。
这个名字,自我从玄镜台的密报中第一次读到关于小沛城破、吕布被擒的详细描述时,就顽固地盘踞在我的脑海深处,挥之不去。报告中提到了吕布麾下主要将领的结局,提到了陈宫的慷慨赴死,提到了张辽的被俘归降……但关于那些家眷,尤其是吕布身边那位名动天下的女子,语焉不详,只有寥寥几句“眷属皆陷”、“不知所踪”的模糊记载。
我的指尖微微一颤,目光从地图上移开,落向窗外沉沉的黑夜。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数年前的洛阳。
那时的洛阳,还是董卓魔爪下的修罗场,危机四伏,步步惊心。而她,貂蝉,司徒王允的义女,以绝世的容颜和难以捉摸的身份,周旋于权力的漩涡中心。初见时,她是颖川乡间那个神秘的信使,眼神清澈却又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替我送出了那封改变了我轨迹的密信。再见时,她是洛阳文人雅集上惊鸿一瞥的绝色,身份的揭晓解答了我心中部分的疑惑,却也带来了更多的谜团和距离感。
真正的交集,始于司徒府那场突如其来的连环杀机。杨瓒的死,王允的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