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又该承受多大之力?用此法,虽不能尽善尽美,却可快速筛选几种可行之方案,再行细化,或可省却不少反复试错之功。”我将竹简推向他。
青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露出浓厚的兴趣。他拿起竹简,仔细看着上面的图示与标注,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指尖在桌上轻轻比划,显然是在将我的方法与他脑中的构思进行印证。他虽未立刻评价,但那专注的神情已表明,我的“数学工具”引起了他的重视。
接着,我谈及材料:“先生亦虑及材料之选择与加工。诚然,良木难得,加工不易。然,昭在督办军械、修缮城防时,亦留意到不同木材之特性。譬如,并非所有木材皆以坚硬为上,有时韧性更为关键。某些浸泡桐油、或经特殊熏蒸之法处理过的木料,其防潮防蛀之能、耐磨耐久之性,皆远胜寻常。甚至……”我压低声音,“……关键之轴承、连接之处,若能以少量精铁或青铜辅之,或以特殊榫卯结构替代,其强度与寿命,或可大幅提升。”
我分享的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材料学”,而是基于这个时代已有的经验和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和针对性的应用建议。这表明我不仅关注宏大构想,也对实现的具体细节有所考量。
“至于先生所言,制造之难,耗费之巨,非一人之力可及。”我话锋再转,触及核心的组织与资源问题,“此点,昭深以为然。然,管理之道,亦在于化繁为简,分工协作。昭在管理屯田民夫、盐铁工匠时,亦曾尝试将复杂工序分解,定立标准,使各部工匠各司其职,流水作业,虽不能与先生之精巧机械同日而语,但其理或可相通。若能将‘木牛流马’之部件拆解,由不同擅长之工匠分别制作,再行组装,或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我讲述了我在实际管理中积累的经验,暗示我有能力组织起一个有效的生产团队。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抛出了实质性的“投名状”:
“先生,”我的目光真诚而恳切,“昭深知,再好的构想,若无实践之基,终究是空中楼阁。若先生信得过陆昭,愿将此‘木牛流马’之精妙设计倾囊相授,或至少……分享其核心原理与可行蓝图。昭愿以徐州从事之职权,乃至……动用我私人之财力物力,为先生提供一处专门的工坊,召集徐州最优秀的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