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手指停留的那一页。
那一段文字赫然在目,正是《孙膑兵法·奇正》篇中的一句:“实而示之虚,虚而示之实,避实而击虚。”
结合他刚才指向地图上那个西方渡口的动作,再联系我提出的东北山区防御难题……
刹那间,一道闪电划过我的脑海!
他的意思再清晰不过了!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东北山区如何防守的问题。他是在告诉我,问题的关键,或许根本不在东北!
东北山区地势复杂,易藏奇兵,这是“实”的一面,但也可能是敌人故意显露的“虚”招,意图吸引我方主力布防于此。而真正的杀招,真正的“实”击,可能恰恰在我方自认为相对安全的西方——那个看似不起眼的渡口,它连接着数条通路,若被敌军精锐快速夺取并控制,便可截断徐州与西面诸郡的联系,甚至威胁下邳侧翼!
“避实而击虚”!与其在东北山区与可能存在的敌军奇兵纠缠,分散兵力,不如加强对西方关键节点的控制和侦察,甚至可以反过来,在东北方向故意示弱(虚),诱使敌人深入,而后集中力量攻击其后方或侧翼的薄弱之处(击虚)!
这……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战术应对了,而是上升到了战略欺骗和全局调度的层面!他甚至没有动笔,仅仅通过一个指向地图的动作和一句兵法原文,就给出了一个远超我预设答案范畴的、极具洞察力和想象力的解决方案!
我拿着那卷《孙膑兵法》,手心竟微微出汗。
这绝非纸上谈兵!这是真正洞悉兵法精髓,且能结合实际地理进行灵活运用的高明见解!
我再次望向角落里那个安静读书的青年,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此人的智慧,深不可测!他不仅看透了我问题的表层,更指出了我思维的局限,引导我从更高维度去审视整个徐州的防御态势。
这次无声的智慧交锋,我自认是“落败”了,但败得心服口服,甚至可以说是……欣喜若狂!
我小心翼翼地将《孙膑兵法》放回原处,也将那片写着问题的木牍收起。无需再试探了。此人的才华,已如夜空中的星辰,即便刻意掩饰,也难掩其光芒。
现在的问题,不再是他有没有能力,而是……如何才能让他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