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245章 求贤若渴:陆昭的揽才方略与实践(3/4)
此策,系统周详,甚好!尤其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直指当今用人唯亲、重名轻实之弊。若能切实推行,必能吸引天下寒门俊杰归心。只是… 设立‘招贤馆’,人员选派,考核标准,皆需细细斟酌,方能确保公正有效。”

    “公佑先生所虑极是。”我点头道,“招贤馆的官员,必须选用公正廉明、知人善任之士。考核标准亦需集思广益,力求客观。此事,昭愿亲自主抓,务求将此机制落到实处。”

    刘备此时已经看完了草案,他将竹简轻轻放下,目光灼灼地看着我,语气中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激动:“子明!子明此策,深合我心!备自起兵以来,常恨身边谋臣武将不足。今日得子明此系统之法,如拨云见日!备… 备完全赞同!此事,便由子明全权负责,所需人、财、物,徐州上下,无不全力支持!”

    得到刘备如此明确而坚定的支持,我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我知道,有了主公这面旗帜,推行这项改革就有了最坚实的后盾。

    “谢主公信任!”我躬身行礼,“昭必不负主公所托。”

    我又看向糜竺和孙乾:“亦需子仲先生、公佑先生鼎力相助。”

    “子明放心,分内之事。”两人齐声应道。

    初步的讨论非常顺利,核心团队达成了共识。接下来,便是具体的执行。

    我当即与孙乾先生商议起草《求贤令》的措辞,力求既要展现主公的仁德与诚意,又要清晰传达“唯才是举”的核心思想。同时,我也开始物色“招贤馆”的合适人选。除了公正之外,此人还需有相当的眼光和耐心,能从形形色色的投效者中,初步筛选出值得进一步考察的对象。

    糜竺先生则开始核算初期所需的经费,包括招贤馆的修缮布置、人员俸禄、以及预备给来投贤才的安家费和临时津贴。

    衙署之内,灯火通明,一股无形的动力正在悄然运转。我知道,这套机制的推行,必然会触动徐州本土那些根深蒂固的士族豪强的利益,尤其是陈氏父子。他们习惯了通过门第、声望和人脉来控制官员的选拔和任命,我的“唯才是举”无疑是在挖他们的墙角。

    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明里暗里的阻挠和非议。但我心意已决。徐州要强盛,主公要成就大业,就必须打破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