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演预案: 我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下邳城的防御图,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着沙盘推演。
曹军最可能的主攻方向是哪里?东门?南门?还是……会出其不意地攻击某个看似薄弱的墙段?
他们可能会采用哪些攻城战术?云梯?冲车?挖掘地道?还是……火攻?水攻(如果附近有水源可以利用的话)?
针对每一种可能的攻击方式,我们现有的防御措施是否足够?预备队应该部署在何处才能最快支援?
如果某个城门或墙段被突破,我们该如何组织巷战?如何最大限度地迟滞敌人,为反击或撤退争取时间?
如果……我是说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下邳城最终无法守住,我们的撤退路线在哪里?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全有生力量和核心人员(包括蔡琰和典籍)? 我尽可能地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预案。虽然我知道战场瞬息万变,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但有预案,总比临阵慌乱要强!
除了这些物质和战术层面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进行心理建设——既是对我自己的,也是对那些即将与我并肩作战的核心将领和幕僚的。
自我调节: 我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和理性。我知道,作为这场防御战实际上的总策划者之一,我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士气。我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恐惧或犹豫!我反复告诉自己:我们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准备,我们有地利人和的优势,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我们,未必会输!
稳定核心团队: 我会分别与关羽、糜竺、石秀等核心人物进行私下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担忧,给予他们信心和支持,强调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荣辱与共的关系。确保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我们这个小小的核心团队,能够保持绝对的团结和信任!
最后的动员(小范围): 在大战来临前的最后一晚,我可能会将负责守城的主要将校召集起来,进行一次简短而有力的最后动员。不谈虚无缥缈的口号,只强调责任、荣誉、以及……活下去的信念!“诸位!明日一战,或死或生!然身后便是父老妻儿,是徐州数十万百姓!我等身为军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唯有死战而已!望诸君戮力同心,奋勇杀敌!纵然战至最后一人,亦要让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