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仔细听取了各种意见,并在心中快速地进行着利弊分析和推演。
死守下邳? 风险太大。以我们的兵力,要守住如此巨大的城池,对抗曹操十万大军的持续围攻,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旦被围死,粮草耗尽,外无援兵,最终只有城破人亡的结局。
退守小沛? 虽然看似更易防守,但放弃州治下邳,政治上的影响太大,等于未战先怯,会严重打击军民士气。而且,小沛城小,战略纵深不足,一旦被围,也难以持久。
分兵据守? 这是最愚蠢的做法!只会分散我们本就不足的兵力,让曹军得以从容地各个击破。
最终,我提出了我的方案——一个介于集中与分散之间、旨在最大限度发挥我方优势、牵制消耗敌人的“重点防御,互为犄角”之策!
“主公,诸位将军!”我指着地图,沉声说道,“曹军势大,我军力弱,此乃客观事实。若欲求胜(或者说,求存),则绝不能与其硬拼,亦不能分散兵力。昭以为,当行‘重点防御,互为犄角’之策!”
“其一,以州治下邳为核心,重点设防!”
“下邳城池最大,最为坚固,且是徐州人心所向。我们必须在此集中主力部队(包括主公亲率的中军、以及大部分能战之兵),并动员全城军民,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我们要将下邳打造成一个巨大的‘磁石’,吸引曹军的主力前来围攻!只要下邳不失,则徐州不亡!”
“其二,以小沛为前哨,互为犄角!”
“小沛城虽小,然地势重要,且民心稳固。可派遣一员上将(我看向张飞)率领一支精锐机动部队(特别是骑兵)镇守于此!其任务并非死守,而是要:
牵制: 吸引曹军部分兵力,减轻下邳的防御压力。
策应: 在下邳危急时,可出兵袭扰曹军侧翼或后方。
袭扰粮道: 利用其机动性,重点打击曹军漫长的后方补给线! 此乃疲惫、消耗、最终逼退曹军的关键所在!”
“其三,外围城池,坚壁清野,相机而动。”
“对于下邳、小沛之外的其他城池(如东海、琅琊等地),则不必投入重兵死守。只需留下少量守军,配合地方民团,做好坚壁清野,迟滞敌军即可。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