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102章 争分夺秒:制定抢救计划(2/4)
愿意倾力相助,只求能为保存文脉尽一份心力。

    她还主动提出,可以带上身边两位同样粗通文墨、且绝对可靠的侍女一同前来帮忙。

    有了蔡琰的加入,我们的计划就有了最核心的技术支撑。

    第二步,是制定抢救的优先级和具体方案。

    我、石秀、以及随后秘密赶来的蔡琰(和她的侍女),在我们那个简陋却绝对安全的据点里,摊开了我能找到的最详细的洛阳地图,以及一些关于皇家藏书的大致目录(可能是我之前在尚书台或太学查阅到的),开始了紧张的讨论和规划。

    确定目标库: 我们将主要目标锁定在藏书最丰富、价值最高的兰台、石室、东观这三处。其他一些零散的藏书点,只能暂时放弃。

    制定优先级(蔡琰主导):

    蔡琰凭借她惊人的博闻强记和对典籍版本的熟悉,迅速为我们勾勒出了抢救的优先级:

    甲等(必须抢救): 历代史官记录(尤其是《史记》、《汉书》的原稿或早期抄本)、重要的律令典章、全国的地图(堪舆图)、户籍黄册(人口数据)、失传的诸子百家着作孤本、以及部分涉及天文、算学、医药、工匠技术的图谱(这些是我特别强调的)。

    乙等(尽量抢救): 重要的经学注疏(如古文经、今文经的不同流派代表作)、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辞赋、诗歌)、以及部分官方档案。

    丙等(酌情抢救或放弃): 大量重复的经书抄本、普通的文学集、以及价值不高或可以复制的档案文书。

    制定抢救方案:

    筛选与编号: 由蔡琰带领助手,进入书库后,以最快速度筛选出甲等、乙等典籍,并用我们事先约定好的简单符号进行编号(便于后续清点和整理)。

    打包与防护: 由玄镜台成员负责,用准备好的油布、麻绳等,将筛选出的竹简、帛书、纸卷迅速而牢固地打包,做好基本的防水防潮处理。

    搬运与装车: 组织可靠的人手,以最高效率将打包好的典籍运出书库,装上我们提前准备好的、伪装成运送普通货物的马车或牛车。

    拓印与摹写: 对于那些极其珍贵但又过于笨重无法搬运的(比如石经),则安排几位擅长书法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