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她缓缓转过头来。
四目相对的那一刹那,时间仿佛静止了。
她的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那份惊讶迅速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的情感所取代——有重逢的喜悦,有关切的担忧,有历经风雨后的了然,还有……
一丝深藏在眼底的、如同星光般闪烁的情愫。
千言万语,都凝聚在了这无声的对视之中。
我快步走上前去,向她和旁边的蔡邕先生(他看起来苍老了许多,眉宇间也多了几分挥之不去的忧虑)行礼:“伯喈先生安好,文姬姑娘安好。”
蔡邕先生略显惊讶地看了我一眼,似乎对我的出现有些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
而蔡琰,则微微颔首还礼,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陆书佐……别来无恙?”
简单的问候,却饱含着万千情意。雅集之上,人多眼杂,我们并未能过多交谈。只是在之后寻了一个间隙,避开人群,在园林一角的僻静回廊下,才得以说了几句私话。
“你……还好吗?一路艰险,没受伤吧?”她率先开口,语气中充满了关切,上下打量着我,仿佛要确认我是否真的安然无恙。
“我没事,姑娘放心。”我看着她担忧的眼神,心中涌起一阵暖流,“倒是姑娘和伯喈先生,身处这洛阳城中,才是真的不易。”
“家父……唉……”蔡琰轻轻叹了口气,美丽的眼眸中掠过一丝黯然,“董贼势大,家父也是身不由己。只盼能早日远离这是非之地……”
我们简单地交流了彼此的近况。我向她讲述了离开颍川后的经历(隐去了玄镜台和貂蝉的部分细节),以及如何在洛阳艰难立足。
她则告诉我,蔡邕先生虽然身在董营,但内心极为痛苦,时常忧虑国事,更对董卓可能的迁都之举忧心忡忡。
“迁都长安?”我心中一紧,“此事当真?”
“风声日紧,”蔡琰秀眉微蹙,“董贼似乎觉得洛阳人心不附,关中易守难攻。家父几次试图劝谏,都无功而返,反而引来了董贼的不快。
如今府上……也时常有不速之客‘拜访’,名为问候,实为监视。”她的处境,比我想象的还要艰难和危险!
“姑娘务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