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第一个撤离的是实习生,而船长必须是最后一个撤离。如果违反了这项规定,或者是船长私自撤离,那么即便是船长能够活命,过后也是必须要上法庭接受审判的。
全体人员登上救生艇筏之后,必须尽快驶离难船,因为沉没的大船会在水面形成巨大的漩涡,将小船吸进去。
如果是多个救生艇筏,为了防止被风或者洋流吹散,必须用绳索将这些艇筏串联起来,然后所有人利用艇上的船桨,将小船划至难船约两海里处,等待救援。
一般在弃船之后,船上都会利用无线电向周围的其他船只,公司或者附近的海岸巡逻队发送求救信号。
国际海事公约要求的是难船上所有的撤离人员,必须在母船失事海域附近等待24小时以上。
但这只是理论,并不能代表实际情况,因为船舶的失事可能是处于多种因素,比如火灾,触礁,抛锚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是有一种情况,原地集结的危险还是比较大的,那就是在大风浪的天气失事的船只。
这个时候海面上恶浪滔天,海况较差,别说是不能完成集结了,即便是完成了小船的集结,很快也会被风浪给吹散的。
假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被救援人员发现,那么接下来就要开始展开积极自救了。
所有的救生艇阀里面都装有至少20种以上的物资,这其中包括能够满艇人员一周左右的干粮,大部分是压缩饼干,够全艇人员饮用一周以上的淡水,有一些还有净水片,再就是震浪油。
镇浪油这种东西其实是植物油,主要是在风大的时候害怕浪把救生筏打翻,此时可以用这些油脂泼洒到海面上,以起到震浪的效果。至于为什么使用植物油而不是其他油,主要考虑到了好降解。以期能够保护海洋环境
救生阀内还存放其他的工具为:橡皮塞,补丁,充气的气泵,小刀,钓鱼的钓组,海锚,急救用的药品,红光降落伞,手持烟雾发射器,镜子。
其中的塞子期,\/补丁和充气的气泵是为橡皮筏准备的,如果在海里的时候发生了碰撞,救生筏可能会出现漏气的情况,因此可以在第一时间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堵漏。
其中这个镜子的作用可不是让大家来保持仪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