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的部队分成了两股,一股在雁北作战,一股在绥远作战,牵扯日伪军主力。
至于22军,大家心有默契。这是统帅部要求的,一直驻防在林榆,防备友军做大。能够调拨出来迎战的,仅有一个旅的兵力。
主要防备黄河沿线渡口,避免被日军突破。
真正放在绥远作战的部队,主力是李峰的骑兵师、35军。
至于三个骑兵军,必然是划水作战,伺机出动,能出动的兵力,不可能太多。
这都是保存实力的能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出击的。
对李峰而言,九原随时都可以扔出去,日伪军主力来袭,他必然要集中精力反攻归绥,用围魏救赵的阳谋化解危机。
不必担心日伪军的锋芒,先把这批苏械装备消化了再说。
达成协议,装备他拿走,用战马、马具、马枪、粮草等进行交换。
此次大树湾会议圆满结束,满载而归。
“陈勇,通知佟伟先到绥南,把独立旅的兵力给我带过来,接受苏械装备的整编。”
有了这批军火装备,完全可以把独立旅提升到苏械师的规模。
几千条步枪,二百多挺机枪,几十门火炮,务必要把这些军火的作用体现出来。
4门76毫米高射炮,李峰要亲自直辖。
火炮太重,重46吨,需要车辆牵引,马匹根本不行。
除了直属管辖外,放到任何一个部队都是累赘。
塞外的风越发的凉,可吹在身上,暖和和的呢。
返回到九原,地面已经有了一层霜雪。
风跟刀子一样,打在还有绿意的枯草上。
孙德胜已经在等候了,见李峰回来,连忙汇报日伪军情况。就在刚刚有一股骑兵到达了骑兵师的活跃范围,双方交火,击毙伪军骑兵6人。
“探查敌情了吗?对方有多少人?”
“已经侦查过了,只有一百多伪军骑兵,应该是日伪军的先头侦查部队。”
感受了一下风的力度,李峰微微皱起眉头,冬天作战对马匹、士兵的伤害太大了。
回到指挥部,手下已经点燃了马粪、牛粪,靠这提供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