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能在金融战场上对华尔街空头的强势反杀,极大地震慑了资本市场的投机者,也让那些试图通过常规商业手段打压未来智能的竞争对手们,暂时收敛了许多。公司上下都沉浸在又一次胜利的喜悦中,似乎那场由硅谷巨头发起的围剿,正在被逐步化解。
然而,林风的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无论是商业竞争还是金融攻击,都只是“明面”上的较量。那个隐藏在更深处、以“清除协议”为目标的神秘组织“暗影”,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他们的沉默,往往预示着更猛烈的暴风雨。
果然,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未来智能遍布全球的庞大体系中,开始出现一些零星的、起初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意外”事件:
位于爱尔兰的一座大型数据中心,在一次例行维护中,工程师发现为主“风ai”欧洲节点提供冷却的关键泵组内部,被植入了一种极其微小、几乎无法检测的、具有缓慢腐蚀性的纳米材料。若非未来智能的ai运维系统“夸父”及时检测到冷却液流速的微弱异常并发出预警,后果将不堪设想——整个数据中心可能在数周后因过热而瘫痪。调查显示,植入手法极其专业,完全绕过了所有的物理安检措施。
未来智能投资的一家位于德国的、负责生产“未来之眼”ar眼镜核心光学元件的精密制造工厂,一条关键的自动化生产线突然发生连锁故障。初步调查报告归咎于软件bug或设备老化,但林风指令“谛听”安全系统对工厂的网络日志和设备控制记录进行深度挖掘后,却发现有极其隐蔽的、伪装成正常系统指令的恶意代码被远程注入,精准地在设备运行到特定周期时触发了故障,意图延缓“未来之眼”的量产交付。
这两起事件,单独来看,或许还可以解释为工业事故或高级别的商业破坏。但紧接着发生的第三起事件,则彻底撕下了“意外”的伪装,露出了冰冷的杀机!
李默教授,这位负责未来智能新材料研发(包括石墨烯电池突破)的核心科学家,在一次下班途中,他乘坐的、由未来智能最高安全级别的“领航者”自动驾驶汽车护送的专车,在经过一段相对僻静的城市快速路时,遭遇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意外”。
一辆伪装成普通工程运输车的大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