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 总结(下):西周(1/7)
    注意!!!本文很多私货,仅供参考!!!

    一、上古

    周人始祖弃,传说是帝喾元妃姜嫄踩了巨人脚印生的,结合次妃简狄吃鸟蛋生契,按照这个说法,帝喾被“绿”了两次。

    周人顺便还占了一下商人的便宜,毕竟周始祖是元妃生的,商始祖只是次妃生的,按照宗法,周人自然是大宗了。

    传说帝喾姓姬,姜嫄姓姜,这波又是上古版本的姬姜联盟了,可信否?

    商代甲骨中的“姬”字是一个女性梳头的样子,而且“女“字旁是在右边。

    到了西周金文中,梳子变成看上去像脚印的样子,“女“字旁也变到了左边,也许可以说明这个巨人脚印的传说不是后世附会,可能在先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姬”,可能是周人从商人那里借的字,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成为了自己的姓。

    “姜”,这个字和羌太类似,羌为牧羊男,姜为牧羊女。这个解释完美无敌,反正我是信了,因此羌方=姜戎。

    商人并不重视姓氏,称呼他人都是以某族、某方、某人的方式。

    因此大规模称姓称氏,应该也是从西周开始的。

    二、先周

    东周时,太子晋劝说他的父亲周灵王时,有提到过他的先祖,从弃到文王总共十五代。

    作为嫡系后代,太子晋应该不至于记错祖先的世系。然而上古到先周一千多年,才十五代,这可能吗?

    有一说后稷是官职,从初代后稷(弃)到末代后稷(不窋)都叫后稷,从不窋开始到文王十四代,很有道理。

    作为对比,从成汤到帝乙十六代,差差不多。

    公刘具体什么时候迁豳难以考证,可能是中商时期。考古意义上的最早的先周文化是郑家坡文化孙家类型,上探到武丁时期。

    但是,目前在先周遗址并没有发现周人对古公亶父以前的先祖的祭祀(祭祀成汤的倒是有),周人没有像商人那样有个明确的周祭制度。

    这可能是周人累迁,没有能力搞周祭有关系。

    祖甲时期,羌方(刘家文化)逐渐增强,先周文化受到其较大的影响,周人的古史传说可能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并与姜戎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