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武乙时期,世族们重新做大,周祭遭到废弃,文丁时期重新复兴,帝乙、帝辛时期进一步加强,与世族的斗争也愈发激烈。
自早商盛世崩溃以来,商人对西土的控制就一直在减弱,哪怕是晚商最强盛的武丁时期,也没有恢复早商时期对西土的强大控制。
羌方,大概率就是后世的姜戎。在康丁时期逐渐崛起,被康丁列为重大打击对象,有效地阻止了其东进。
武乙也征伐过羌方,还有召方,有说这个召方就是后面与姬周联系十分密切的召氏一族。
武乙暴崩西土,真的是被雷劈死的?还是被周人、羌人谋害的?由于文丁即位后,并没有征伐西土,一般还是认为是意外,真的被雷劈死了。
武乙、文丁时期,商人逐渐向东土迁徙,商朝在西土的势力逐渐退却。
所以文丁的主要攻伐对象还是东夷,西土防卫的工作基本都交给了刚刚兴起的姬周。
或许是因为姬周愈发强大,引发文丁忌惮(考古表明当时周人的影响力可能已经到北土了),或是季历称王被发现,反正季历被杀了。
帝乙时期,商朝在西土的势力进一步退却,或许是因为拉拢文王,所以有了帝乙归妹一说。祖先神的地位进一步被拔高,出现了帝祖合流现象。
八、帝辛
帝辛即位后为了进一步加强王权,开始了十分激烈的改革:废除了对自然神的祭祀;进一步削弱了对旁系先王的祭祀;与贞人争夺对祭祀的控制权;引入小臣对抗世族;贵族出现在人牲中;接受四方逃亡人士于王几,增加王几人口,引发了商人统治集团的强烈反抗。
帝辛干什么事,文王就反过来干,于是逐渐笼络了一大批人。
世族们决定请姬周这个外援,帮他们干掉帝辛。
前面说过,在漫长的商朝历史里,世族们这招可能已经用过很多次了。
结果这次玩脱了,万劫不复。
帝辛时期的人牲数量减少,一般认为是生产力的发展,很多本来要作人牲的,都作为劳动力干活去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帝辛逐步剥夺了贞人的独立祭祀权,使得祭祀次数减少,所以人牲数量也跟着少了。
我不赞同帝辛征东夷被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