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还需要天子带领他们对抗北狄东夷南蛮呢,没有天子引领王师,号召诸侯联军,以后这仗还怎么打?
以召伯虎为首的卿士们也苦口婆心地劝告国人。
天子是宗法礼制的核心,没有天子,王畿凭什么统领广袤的东土?让畿外诸侯向王畿朝贡?无论是卿士还是国人的利益都会受损,最后终于争取到了国人们的些许让步。
终于卿士、国人、诸侯三方达成了诡谲的平衡。
天子胡被晋侯接于晋,居于汾水处的彘地,为了不违背《周礼》,虽然卿士们对天子胡恨得只咬牙,但既不敢废了天子胡,也不敢另立新君,仍尊其为天子。
为了不让诸侯过度渗透王畿,影响卿士们对王畿的掌控。
也为了遵循宗法,减小卿士们与天子的冲突。
在与诸侯们多轮唇枪舌剑后,卿士们找了一个卫国旁边毫无存在感的共国的国君共伯和,来摄行天子事。
实际上他一点权力都没有。一切事务都是由召伯虎、周公总领,卿士们集体行政。
ps:1虢公长父的出土墓葬十分隆重,不太像是传世文献中臭名昭着的样子,可能是他东迁西虢国后,没有直接参与此事。
2共伯和是谁?我感觉卫武公和师龢父都不靠谱,就是共伯和算了。
3召公调包计这事太诡异了,国人都没见过太子?后来国人发现召公骗了他们,太子死而复生,又怎么看召公?这时的东土诸侯在干嘛?我已经在脑洞大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