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胡十二年。
淮夷入寇,引发南土骚乱。
天子胡令虢公长父领汉水诸姬,以蔡国为首,组成联军讨之。
他命成周南畿的应侯,与南土他的老丈人噩侯驭方互为犄角,协助虢公长父。
“啊!虢公,此战只可胜不可败,而且要大胜!”
天子胡、王后王姞与荣公夷为虢公长父饯行。
“你在东土作战地越胜利,予在宗周的新政阻力才会越小。”
自共王以来,土地流转得到准许后,天子对卿士采邑的控制能力愈发下降。
由于犬戎、玁狁等西戎近几十年步步东进,边防压力愈加增大。
天子将王畿西陲,以及一些犄角旮旯、分散与山间的小块田地都分给了卿士们,对于他们的私兵,也不怎么管了,还指望着他们自己组织起来对抗西戎呢。
诸卿士之间的采邑东一块西一块,犬牙交互,总有发生冲突的时候。
国人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逐渐成了一笔烂账。
孝王时期曾明刑制规,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也没有阻止这一现象的蔓延。
更糟糕的是,随着王室直属的土地越来越少,卿士们越来越不听话,上缴的钱也越来越少了。
先夷王在东土齐国威严扫地,让诸侯们看了笑话,很多诸侯都不来朝贡,又少了一笔收入。
大邦周越来越穷了,没钱养护王师,重振对卿士诸侯的控制。
简直是恶性循环!
荣公夷为天子想了不少办法,天子胡多日思虑后,决定等虢公长父大胜回来。
挟大胜之威,力行新政。
“臣必幸不辱命!”
然而天不如人意,由于汉水诸姬实在是拉胯,各怀鬼胎,小动作不断。
诸侯联军长期不能击败淮夷,其他东夷诸部一看诸侯联军如此拉胯,更加猖狂了。
天子胡不得不让应侯加入战争,结果耗了几个月,还是老样子,没什么起色。
天子胡等不及了,他只得亲领成周王师,讨伐淮夷。
王师虽然也越来越拉胯,但还是比汉水诸姬的联军强太多了。
虽然与天子胡预想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