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发继续问道。
“四弟还做了什么?”
“四叔还制定了稳定的宗法和礼仪体系,在夏商之时,外服的诸侯都是同样的地位。”
“从现在开始,在王畿外,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森严,不可逾矩,什么级别享受什么样的礼仪。”
“在王畿内,杰出的卿士赐于公和伯的尊称。”
“天行有常,人间也应该制定一套稳定的秩序。”
“天子作为天帝在人间代理人,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大宗。诸侯在各自的封国里也为大宗,这样子才不会重蹈殷亡的覆辙。”
“非常好!妙不可言!”武王十分兴奋,这回真稳了啊,稳了。
“为了保障这套制度正常运行,四叔和我把能分封的宗亲都分封了出去。”
“正确的,像那纣王,远离宗亲,整什么小臣,才招致灭亡。”
“多分封宗亲,让他们与我们姬周共享富贵,才能更好的延续国祚!”
“哼,一群尸位素餐之徒,凭什么他们能不劳而获。”帝辛插了一句。
“先王季的后代,祖父的后代,我的叔叔们、兄弟们、还有除了钊儿外我的其他后代,还有诸多功臣,都分封出去了。”
“太师尚父后来就长居齐地,都督东方,四叔把原来蒲姑国的地也一并给了他。”
“四叔长子伯禽封于鲁,就是原来的商奄。他与太公二人一同管理东土殷人,我们可以放心了。”
“康叔封封于卫,管理原来的殷邑,有一些对复商没有兴趣的殷民 。四叔没有针对他们,让他们继续留在殷邑。”
“我弟唐叔虞封于唐,传说那是夏遗民聚集地。”
“当年召公追武庚至北海(渤海),武庚虽然被杀,但是有一部分殷民继续北逃,因此他向我请示,把他的长子封在燕地,与箕子做邻居,防范北逃的殷民。”
“我们还在北海之北发现了孤竹、肃慎等部族。”
“当年我伐纣时,就有俩老人来劝说,他们说自己是孤竹国的,都抛弃了王位来到中原,后来不知道哪里去了。”武王发回忆道。
“那俩老人也是奇特,没想到他们国家孤竹在这么北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