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吴宽不想当官。
而是大昊虽然五毒俱全,但买官、卖官只能局限于虚职。
没有任何实权不说,还有各种官场潜规则。
实在太过憋屈。
毕竟七品是县令,九品也是县令。
县令和县令之间,也是有差别的。
所以还真的不能说吴宽的选择错了。
毕竟职业者重要的是高考,而不是什么秘境里的荣誉。
“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并不差。
但想要提升,太慢了。
有那个时间,自身实力早就提升到四阶以上了。
所以每年“学习”技能的提升等级,和用于高考时间的战斗力提升之间的分配比例,一直都是热门话题。
lv3学习,尤其是到举人级别,已经是非常高的比例了。
后面的会试、殿试也就不需要参加了。
虽说通过了会试,基本上也就是保底进士了。
但太难了。
职业者的对手,不但有彼此,还有土着学子。
那些人,基本上都是职业书生。
从小到大根本没有其他工作在忙。
虽然他们并没有职业者这样的系统面板加持。
但是后世有闲着无聊的人曾经统计过。
他们职业者参加的这一年大昊科举。
一共有40万多人参加,共录取进士388人,记录在四年之后《大昊史》上,并且有单独“传记”的有25人,官至宰相者有10人,大昊八大家有4人。
这一榜甚至被称作“千年科考第一榜”。
没错,看到这个榜单,方默就明白了这一届榜单到底是什么了。
北宋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
被誉为龙虎榜。
当然,这只是原型。
毕竟除去大昊八大家之外,其他都多了一个。
而大昊的问题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区区重文轻武。
会试结束,方默滞留京城。
好在之前搜刮了不少金银。
所以倒是过得十分轻松。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大昊的房价有些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