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针对性。
换言之,即便是相当于提前知晓了池运锋在此次比试的前几次攻击,江宣的每一次躲避竟都十分明显地在变难!
江宣不敢想象,若自己没有演练这项战斗能力,他将如何应对池运锋这一次次越发犀利的攻击!
“好强!”江宣在躲过了池运锋的第四次攻击时,心中不禁暗叹道。
“唰!”
池运锋的第五次攻击,还是落空。
然而,此次攻击,池运锋那闪着寒光的长剑几乎是对江宣擦身而过!
“演练中的躲避可比这从容多了!”江宣此时的心中开始升起了一丝对于此次比试的紧迫感。
他在权衡,在闪避难度已经有些偏离演练的情况下,是不是应当继续执行演练中的内容。
“富贵险中求!不管了,我倒要看看这位池师兄第几招能打中!”江宣略一咬牙,准备按照先前的演练内容,对池运锋的攻击继续作出闪避。
“唰!”
“唰!”
第六击,不中!
第七击,不中!
在第七击不中后,池运锋不假思索,脚步一点,使出一招江宣在战斗中经常使出的招式,翻身后撤,与江宣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第七击后调整!”池运锋做出这一动作后,江宣暗叹道。
池运锋的这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后撤,倒是让江宣感到十分惊讶。
在他与池运锋比试前的演练中,他演练出池运锋最快将在第十击后进行调整。
但是,池运锋仅在第七击不中后就做出了调整,进行了后撤。
比江宣在演练中最激进的预判还要早上三击!
相对于演练内容的调整,是江宣判断一个对手强弱与否的重要标准。
通常情况下,若是对手的调整符合江宣的保守估计,便说明对手是个值得认真对待的对手。
若是对手的调整符合江宣的激进估计,便说明对手是个难缠的对手。
若对手的调整比江宣的激进估计还要早上一招,便说明连演练也难以准确预测对手。
那么,就可以说,用演练的方式应对,是带有风险的,也就是说,对手是位可怕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