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味馆基本已经收拾妥当了。
临街这边,除了大门口,其他地方都挂上了竹帘,这样既能遮挡街上尘土飞入,又不影响采光,还能隐隐绰绰看见屋里地热闹——变相也是一种揽客。
装修风格嘛,干净整洁小清新。
厚实的原木长方桌,大圆桌,结实的木头餐椅。
每个餐桌上有粗陶的一个小花瓶,里头插了一枝时令鲜花。
纸巾是提供不起了,甚至牙签也提供不起——材料是不值钱,可人工还是值钱的。纯靠手工打磨,那成本就太贵了。
甚至,在罗妙珠的建议下,又将临街那一排做了四张方桌,两把椅子对坐。
这样,一个人或是两个人的客人,在这里用餐正合适。
长方桌就至少要坐三个人。至于大八仙桌,那就在雅间里了。
一进门,先是左手边的收银台,右手边就是整齐的餐椅,几乎就是一眼望到底。
整个一个窗明几净。
至于几个包间,虽然隐私不算特别好,但也不错。至少外头看不清里头。而且一层轻薄的软纱做的纱窗,也能起到采光作用。不过,也有那么两间屋子稍微暗一点,于是祝宁就在墙上设计了壁灯来增加照明。
费钱是费钱一点,但总不能让客人摸黑吃饭吧?
罗妙珠这些日子也没闲着,自己把门帘子绣出来了。
从外头厅堂到后院那边,罗妙珠按照祝宁的提议,做了个半帘。这样上菜时候方便,也不至于让外头一眼看到后厨去。
门帘上绣了“余味馆”三个字之外,还绣了生动的排骨块,鱼,小烤鸡。
甚至罗妙珠还做了三条围裙。
上头的字也是她亲自绣的。
祝宁直感叹罗妙珠也是个勤快人。
罗妙珠被夸得整个人都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但却眼眸生光——自己的劳动被肯定,能力被肯定,永远都是能让人高兴和振奋的。
而陶三这几日也没闲着,祝宁说的耙豌豆蒸肥肠,也被他研究出来了。
这个菜……属于喜欢的人估计会很喜欢,但不喜欢的避之不及的菜。
祝宁还是很喜欢的。
粉蒸肥肠是软糯的,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