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给尽礼遇。
“陛下!”刘焉主动述说袁彬在幽州涿郡对战黄巾的战事。
用讲述故事的技巧,把袁彬在涿郡之战中的各种英勇表现诉说的极为生动。
“好好好!!”
皇帝刘宏听得大为高兴,捋着胡须连连道好。
其他大臣也是第一次听说如此细致的战报。
对于袁彬在战场上的表现,又有新的认知。
“陛下!”
刘焉开口建议:
“现今天下被黄巾叛贼搅动,各地均有大乱情形。”
“就算袁俊甫再有能力,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前去天下所有地方帮助平叛。”
他的话语获得皇帝刘宏的点头赞同。
“是啊!”
“朕早已看清,其他武将根本没有袁俊甫这样的带兵能力。”
“但他现在正在冀州平叛,其他州郡还处于黄巾叛贼的动乱下。”
“不知道什么时候俊甫才能过去剿灭黄巾。”
“哎……”
一声叹息在大殿上传播开来,文武百官们感受到皇帝的失落情绪。
也再次感受到袁彬带兵能力有多么重要。
他们暗中思索,到底为何袁彬可以轻松战胜黄巾。
而其他人不行呢?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同?
许多有心的大臣开始暗中思索。
等到朝会结束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研究一番。
他们从中看到,带兵以及作战的能力,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出远超想象的能力。
他们要督促自己族中子弟,一定要练好武艺以及统兵能力。
袁彬给所有文武官员展开一条新的思路。
尤其是太尉杨彪。
已经四世太尉的杨家却没有在这次的黄巾造反中获得任何功绩。
这让他这个太尉无论从脸面还是实际收益方面,都觉得极差。
他暗中思索,以后不仅要在朝堂上的争斗多加用心。
而且也要培养自己的子弟练武统兵之事。
自己的儿子杨修已经十岁,这个年纪还赶得及。
他要聘请天下武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