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在街道上快速传播开来,流民乞丐们大为激动。
“袁公子可真是大善人!”
干瘦大汉僵在原地,良久,他背起地面上同伴的尸体,叹气道:
“若去年关西有富户施粥,我等两家是不是能度过难关……”
大汉满脸落寞。
背着已死几天的同伴,跟随人群朝着袁府行去。
一柱香时间来到府前,却已人山人海,挤到水泄不通。
“怎这般多人?”
干瘦大汉望去,府前街道人头攒动。
他想要挤进去,却根本无法撼动密集的人群。
“糟糕!”
“来迟也。”
“不知道还能不能喝上粥。”
背着同伴的干瘦大汉满脸郁闷。
紧闭大门的袁府中,返回的袁彬带着指挥奴仆忙碌。
“把库房中的陈米拿出来掺沙。”
他严声吩咐道:“记住,每斗米都要掺一些。”
“莫要遗漏。”
站在一旁的蔡邕皱眉道:“贤婿。”
“咱搭棚施粥乃是义举,你这往粮中掺沙是不是有些……不仁义?”
若眼前不是他极为看好的女婿,蔡邕早已当场呵斥。
但他却感觉,女婿如此安排,估计有所深意。
昭姬贞姬两人站在一旁等待解答,她们也想知道缘由。
袁彬走到下人背来的米袋前,拨开麻袋口,伸手抓出一把米说道:
“岳丈,此米虽然是去年陈米,但也是上好的口粮。”
“若不掺沙子,必然被普通百姓哄抢。”
“使得我等接济穷苦流民的义举大打折扣。”
“但掺了沙子则不同。”
“寻常百姓怎会吃那掺沙的粥?”
“就算想来占便宜,也没有挑沙的那个功夫。”
“这样才能利用有限的陈米,救助更多的流民。”
“原来如此!”蔡邕恍然大悟。
“不愧是贤婿!”他捋着花白的山羊胡,两眼大亮道:
“居然想出如此巧妙的办法,阻止那些好占便宜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