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到什么地步呢?
杨齐英语本就不是特别精熟,那艾斯时不时还冒出几个俚语,杨齐就要那艾斯长话短说。
艾斯这才说到了重点:
“之前我协助西圣彼得平叛时,给他提过很多建议,但他却偏偏执拗地选择启用那个神秘基金;你知道的,那个神秘基金背后的财团,更是错综复杂……”
原来,那个神秘基金虽然助得西圣彼得稳固了“儒勒艾斯”的领导地位,但这个基金内部,实际上也是由十几个势力大小不一的财团组成的。
要命的是,这十几个财团,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与之前“儒勒艾斯”所控制或依仗的财团,都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这些复杂的关系当中呢,互相缠夹在一起,在暗中,又形成了新的势力。
西圣彼得控制或依仗的几大a国本土财团,代表的是a国本土利益;而新加入的基金,以及其他中小财团,代表的是欧洲利益。
所以“儒勒艾斯”这次表面恢复平静后没多久,大家就又是将组织的终极目标,重点是放在远东、还是放在欧洲,就起了严重的分歧。
西圣彼得派认为,“儒勒艾斯”的最终奋斗目标虽然远大,但还是要以远东为主——因为这符合西圣彼得背后的势力、也就是a国国情局的文件精神。
a国国情局,一向很看重远东利益。
因为它认为,远东利益,就是a国利益。
所以西圣彼得当然是坚决主张,组织接下来的行动,依旧按照之前高层会议决定的那样,继续加大在远东的渗透和破坏行动。
至于欧洲利益?
如果组织以欧洲利益为先,那很显然,组织的重要力量,都会被转移到欧洲那边。
这样,a国的利益,又如何能保证呢?
所以当然是坚决反对欧洲派的主张。
而欧州派认为,欧洲是蓝星上代表最先进科技和文化的地方,所以“儒勒艾斯”必须优先加快在欧洲的渗透进展。
因为“儒勒艾斯”只要优先掌握了欧洲这片科技发达、富饶先进的地区,那么组织将要“统治全球”的最终目的,在别的大洲实行起来,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西圣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