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的密码
泛黄的宣纸从书页间悄然滑落,沈墨屏住呼吸展开,细密的蝇头小楷与精密的几何图形跃然纸上。\"宋人飞火枪为母,佛郎机膛线为父,可越江焚舰\",徐光启苍劲的笔迹旁,赫然标注着《几何原本》的命题编号,看似晦涩的学术批注,却暗藏玄机。
沈墨的目光在数字与图形间游走,突然瞳孔骤缩——这些编号竟与晋商账本上的密码如命题出一辙!516对应佛郎机膛线倾角,命题914暗藏硫磺配比阈值,原本杂乱无章的账本数字,在这些编号的指引下,瞬间化作精确的火器制造参数。徐光启竟将违禁的火器制造图纸,藏在学术手稿的密码之中!
他立刻抽出银针,轻轻刮取书页间的胶渍。随着针尖的摩擦,淡青色的结晶粉末簌簌落下,在烛光下折射出诡异的七彩光晕。这是琉球硝石特有的海盐杂质,与妈阁庙爆炸案现场的残留物如出一辙。所有线索在此刻骤然串联,沈墨后背发凉,意识到自己已触碰到一个涉及朝堂、江湖与海外势力的惊天阴谋。而藏书阁外,夜色愈发深沉,危险也正在步步逼近。
四、红袖刀警告
寂静的藏书阁里,一声极轻的“嗒”划破凝滞的空气。沈墨本能地侧身急闪,一道红影擦着耳畔掠过,伴随着木质碎裂的脆响,一柄红袖刀深深钉入书架。刀身震颤间,刀柄缠着的药纱扬起细碎纤维,一股淡淡的苦香扑面而来——是辽东乌头特有的气息,这种剧毒草药常被江湖中人淬在暗器上,此刻却裹在刀柄,不知是威慑还是某种暗示。
刀尖牢牢钉着一张对折的纸笺,展开时,东厂密档特有的朱批印记刺痛双眼。“万历三年五月丙戌,妈阁庙地窖爆炸。毙黑奴十二、晋商三人”沈墨的目光急速扫过文字,冷汗顺着脊背滑落。当看到“尸首右臂皆烙‘日升昌’暗记”时,他的手指骤然收紧,纸页发出细微的脆响。
日升昌,晋商巨擘,表面经营票号,暗中却牵扯无数江湖秘辛。而这份密档中记载的爆炸案,竟与《武备志》缺失章节里的琉球硝石、欧洲火器理论如出一辙。沈墨猛地抬头,望向空荡荡的横梁,那里连一道衣角都未留下。红袖刀的主人是谁?对方为何要以这种方式将密档传递给他?辽东乌头的苦香愈发浓烈,仿佛预示着暗处那双眼睛正注视着他的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