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徐驼子跌跌撞撞冲进来,裤脚沾满泥雪,\"驿卒那驿卒的尸体在护城河捞起来了!说是醉酒坠河,可\"
\"可什么?\"
\"尸体右手食指不见了!\"
沈墨的视线立刻落回案几——他方才挑开火漆时,曾注意到封口处有细微的齿痕。现在想来,那是有人用牙齿撕开过火漆,又用血迹伪造了印色。
\"有人杀了驿卒,冒名送来这份"急递"。\"沈墨的声音异常冷静,\"而截去食指,是为了不让我们比对指印。\"
徐驼子浑身发抖:\"谁会这么\"
\"知道我们正在查螺纹铅弹的人。\"沈墨将残图与先前发现的铅弹并排放置,突然发现一个惊人的巧合——图上标注的一条航线,正好经过澳门葡人工坊所在的海湾。而那条航线的朱砂标记,颜色与铅弹上的暗红痕迹如出一辙。
沈墨取来铜盆,倒入半盆清水,又滴入几滴白醋。当残图浸入水中时,隐藏的字迹渐渐显现:
\"子时三刻,南湾码头,火龙出水\"
字迹下方,是一个模糊的徽记——半朵莲花托着一柄火铳。
\"白莲教与佛郎机人的勾结\"沈墨的指尖在水面轻颤,\"从嘉靖年间延续至今。\"
徐驼子突然想起什么:\"大人,前日我打听到,兵部侍郎曾叁省上月秘密接见过几个佛郎机商人,地点就在\"
\"香山澳译馆。\"沈墨接话,眼中寒光闪烁,\"也就是现在的澳门议事亭。\"
两人沉默片刻,窗外雪声簌簌。沈墨忽然问道:\"市舶司最近可有异常货物进出?\"
徐驼子凑近低语:\"正要说这个。三日前有批"苏木"报关,但税吏发现木箱夹层有铁器摩擦的痕迹。奇怪的是,市舶司提举亲自下令放行\"
\"曾叁省的妻弟。\"沈墨冷笑,\"看来火绳枪就是这样流出武库的。\"
他走到书架前,取下《广东通志》,翻到嘉靖年间的记载:\"嘉靖三十五年,白莲教妖人勾结佛郎机,私贩火器,图谋不轨\"字句间赫然夹着一张便笺,上面是沈墨前几日抄录的北司武库记录:十二支火绳枪,编号\"壬寅\"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