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多尔衮这边遭受到了压力。
连济尔哈朗这边也不好过。
相比起来,济尔哈朗的用处是最小的,只需要牵扯住山海关到蓟州一线的守军即可。
哪怕是多尔衮传来急信,让他绕开蓟州军,抄朱由检屁股。
也只需要越过区区两万人守卫的蓟州一线即可。
可问题是他对面的明军太勇了!!
仅仅千把人,就敢跟他出城浪战。
而且作战起来极其诡异,济尔哈朗敢发誓,那是他见过最邪门的部队。
个个悍不畏死,越战越猛,仿佛没有体力上限,受伤了还能一边打一边救治,兵甲都现场修。
那一场战斗,他投了四个甲喇,才堪堪将那一千人击退。
自身折损近千人,却只留下了不足百具尸体。
山海关沿线就这么长,蓟州军守住山海关外三十里,他根本无法越过去。
如果绕远路,又要多浪费四五天时间,很可能贻误战机。
所以现在济尔哈朗格外纠结。
如果按照济尔哈朗的意思,他很想做做样子,表示越不过山海关,无法支援代善。
最好让多尔衮一系全部折在明朝腹地!
他是皇太极的坚定拥护者,在皇太极死后,便是他一力支持豪格为帝,让现在的皇帝福临为太子。
算是皇太极一系的领军人物。
奈何在政治斗争上,还是比不过多尔衮,才造就了现在他和多尔衮共同辅政的局面。
说是二王辅帝,其实早在多尔衮拿下两黄两白旗之后,便成了多尔衮的一言堂。
从军事安排上就能看出来,皇太极一系能拿出门的,就只有豪格和济尔哈朗。
然后豪格便被安排粮草运输,而他济尔哈朗则被安排到山海关喝西北风。
一旦多尔衮计策成功,那拿下北地的功劳便和他们豪格一系一点关系没有。
那多尔衮一系的威望在关外将如日中天,便是搬师之后自己上位都无不可。
济尔哈朗完全有理由可以坑死多尔衮。
但他还是没有这么做。
无他。
别看他们女真现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