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进入7月之后,天气就开始变得炎热起来。
自上半年开始的干旱开始延续到了山西,这一年,可以说是灾害不断的一年。
河北的人造洪水加干旱、兵祸,山西的旱灾,黄河北岸几乎成为了上天肆虐的地方。
无法计算的难民,还有更多死于战争、饥饿的人们。
可同样是河北与山西的大地,却呈现出几个完全不同的场景。
在长治盆地、晋城盆地,干旱的大地上竟然遍地都是来往的人流。
特别是在晋城的北部山区,17处矿坑正在开发,推着独轮车的人流与运送货物的车队从晋城一直延伸出去十几公里。
晋城外围的农田也在抓紧开垦,错过了春耕,便不能再错过秋种了。
为了来年的收成,在王博的组织下,近3万难民在晋城组成了开垦团。
由晋城县衙出面,分割出大片无主的土地,租赁给这些难民。
冬季小麦的种植时间约在9月左右,王博只有2个月时间将这片70万亩土地全部开垦出来。
晋城占地31922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占到了25,因为战火与逃荒,让王博找出了至少70万亩土地。
当然,对比同期根据地边区开垦的117万亩,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而他提议的土地改革,却被沈复兴摁了下来,他只能保证百姓有饭吃,其他的事情,不是他现在该碰的。
这项工作也被分配到了所有一十三县,预计可以开垦面积超过了500万亩,足以养活一百万人口。
动员的开垦团规模也达到了10万人之众,经常可以在开垦的田间看到老人小孩齐上阵,就为了能在乱世,多吃上一口饭。
如此一来,到了明年收获的时候,将极大的缓解粮食问题,而更多难民的涌入,也让那些地主有了足够的佃户可以种地。
沈复兴并不担心那些地主豪强乱来,经过了战争洗礼的质子们,有一批已经被他送到了军校,还有一批直接进入税警团。
而沈复兴如何对待百姓,税警团官兵就如何对待百姓,质子们身在其中,耳濡目染之下,也开始影响自己的家庭。
实在黑心的也没关系,要不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