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让李景孝意外的是,圣旨里居然直接说,真武观师徒7人,是为了救治毅顺郡王而死。
太上皇这才施恩,赐予李景孝这个独苗右元义的官职。
这等于告诉外界,毅顺郡王遭了暗算,这里面的意思很是耐人寻味。
一般来说,皇家内部的事情,遮掩都来不及,更别说还涉及到一个郡王的身体健康。
李景孝暗道,看来太上皇对这位郡王,已经很不满了。
甚至有些厌恶。
这才会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
这事传到大理,保管王府上上下下都会寝食难安。
说不定,那郡王会惊惧而死。
这可不是李景孝胡扯。
雍正批奏折时,桌上的茶水洒了,污了奏折。
雍正还特意加了句,奏折污了是他不小心,和大臣无关。
可见一点小事,有时候在下面的人眼里,那就是事关身家性命的大事。
李景孝也不管这些,反正这位郡王远在大理,影响不到京城。
而且真说起来,他要是不死的话,今后自己也会想办法弄死他。
现在就看一两个月后,那个邪道的咒术,要是能弄死他,那自己今后只需要找那邪道报仇就行。
要是能在京城里,就顺手把郡王世子、儿孙弄死,李景孝也很乐意。
谢恩接过圣旨,李景孝请沈伯平进了真武殿,把圣旨供奉在真武大帝神像下。
这才请沈伯平和2个一起过来宣旨的武官,来到大殿内的偏房坐下喝茶。
可沈伯平却没什么心思喝茶,笑着对李景孝说道,“贤侄,既然接了旨意,先换上这身官服试试合不合身。”
2个武官忙捧着的官服、乌纱帽和官靴,送到李景孝面前。
李景孝一看就知道,这位沈大人是深怕自己对当官没什么想法。
这才非要自己试穿,等官袍加身时,再如何淡泊功名的人,心中难免也会起波澜。
当年沈伯平中了二甲,第一次穿上官服时,激动的那叫一个难以自已。
可见你再如何淡泊名利,但
功名利禄真的降临到自己头上时,选择拒绝的,不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