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我们的‘运算核心’了!”林轩的目光投向了架构图中另一个关键的模块——集成的“天工二代”(tiangong-2)dsp协处理器。
在林轩的架构设计理念中,这颗dsp并非简单的音频处理器,而是一个具备相当通用信号处理能力的、可以高效执行复杂基带算法(如信道均衡、解扩、维特比\/turbo译码等)和多媒体算法(如p3\/ar\/jpeg硬件加速)的“超级运算核心”。它的性能和功耗,直接关系到“蜂鸟”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负责dsp模块验证的,正是之前在“龙芯”ac-3解码项目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工程师小高。此刻的他,脸上也写满了期待。
“加载dsp核心测试程序……”小高在另一台专门连接dsp调试接口的工作站上开始操作。一段段针对性的测试代码被送入dsp的指令内存。
“启动dsp内核!”
与ar内核的平稳启动不同,dsp内核的启动和运行往往伴随着更高的瞬时功耗和更复杂的内部状态切换。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转向了连接在dsp独立电源域上的高精度电源分析仪。
只见分析仪屏幕上的电流曲线瞬间向上跳动,但峰值仍然被牢牢控制在一个极低的范围内,远低于设计时预留的最坏情况(worst case)功耗预算!
“dsp内核启动正常!动态电流符合预期!”负责电源监控的工程师立刻报告。
紧接着,dsp开始执行测试程序中设定的复杂运算任务,例如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或者模拟运行一段关键的turbo码译码核心算法。
调试控制台上,实时的运算结果开始输出,与预期的标准结果完全一致。更令人惊喜的是,运算速度极快!
“fft运算耗时比仿真预测快了8!” “模拟turbo译码核心循环,吞吐量达到xxx bps,超过设计指标!” “在执行这些复杂运算时,dsp核心功耗仅为xx毫瓦,能效比极高!”
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数据不断传来!
“太棒了!”小高激动地喊道,“‘天工二代’果然没让我们失望!这性能,这功耗,绝对是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