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核心的雏形)、高品质音频dec、以及丰富的片上外设和电源管理单元……其集成度和复杂度,相比之前的p3或dvd芯片,完全是指数级的跃升!
这不仅仅是一颗芯片,这是启明芯试图撬动由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和ti、高通等芯片供应商共同构建的、壁垒森严的功能手机帝国版图的第一柄“攻城锤”!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启明芯能否开辟出第三条核心业务线,真正跻身世界顶级芯片设计公司的行列。
林轩也从香港总部赶了过来。他站在人群的外围,脸上看不出太多的情绪波动,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也难掩一丝期待。这颗“蜂鸟”,凝聚了他太多对未来移动通信时代的布局和思考,其架构设计、低功耗策略、甚至部分关键算法的优化方向,都融入了他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颗芯片的潜力,但也同样清楚其实现的巨大难度和潜在风险。
“开始吧。”陈家俊深吸一口气,看了一眼林轩的方向,得到了一个鼓励的眼神后,沉声下达了指令。他的声音打破了实验室里凝固的寂静。
早已准备就绪的测试工程师们立刻行动起来。一位年轻但手法极其稳健的工程师,戴着防静电手套和口罩,用真空吸笔小心翼翼地从托盘中取出一颗“蜂鸟一号”es芯片。芯片的尺寸比“启明二号”略大,背面的bga(球栅阵列)焊球密密麻麻,昭示着其内部集成的复杂功能。
工程师将芯片精准地对位,放入那块专门为“蜂鸟”测试而设计的、布满了各种接口和跳线的、价值不菲的多层高密度验证母板(validation otherboard)上的zif(零插拔力)插座中,然后轻轻扣下压杆,确保每一个焊球都与插座的触点良好接触。
测试平台早已连接就绪。高精度的可编程直流电源为芯片提供着33v和18v(内核电压可能更低,如15v或12v)的稳定供电;安捷伦的逻辑分析仪探针连接着关键的总线和接口信号;泰克的宽带示波器准备捕捉高速时钟和模拟信号波形;一台连接着gs\/gprs网络模拟器的基带测试仪也已待命;还有专门的jtag调试器连接着芯片的调试接口。
“电源电压确认正常。”负责供电的工程师报告。 “时钟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