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
在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和共识后,赵晴鸢才适时地提出了战略投资的方案。她强调这并非收购,而是“战略合作的深化”,目的是帮助“清泉”解决发展瓶颈,实现共赢。她给出的估值方案相对公允(基于对其技术价值和未来盈利能力的合理评估),并承诺投资后将充分尊重现有管理团队的经营自主权,启明芯只在战略方向和重大决策上提供建议和支持。
谈判的核心焦点,落在了那份长期的、具有排他性的技术授权和芯片供应协议上。山口英明最初对此非常抗拒,担心会限制“清泉”与其他客户合作的可能性。赵晴鸢则据理力争,强调启明芯作为“清泉”最大的客户和战略投资方,理应获得最优先的技术和产能保障,这是确保双方长期合作关系稳定、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基础。她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同意在某些非核心或启明芯不涉足的应用领域,允许“清泉”在事先沟通并确保不损害启明芯利益的前提下,与其他客户进行有限度的合作。
经过多轮艰苦而细致的谈判,双方最终就投资金额(启明芯获得约25的少数股权)、估值、董事会席位(启明芯获得一个席位,由顾维钧或赵晴鸢担任)、以及那份至关重要的长期排他性供应与技术合作协议,达成了最终的一致。
当赵晴鸢和山口英明在东京一家涉外律师事务所里,正式签署投资协议的那一刻,标志着启明芯在“深耕”供应链、构建核心竞争壁垒的道路上,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这次对“清泉半导体”的战略投资,虽然花费了启明芯数百万美元的资金和大量的谈判精力,但其带来的长期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它不仅彻底锁定了启明芯在高性能音频dac这一关键环节的技术和产能优势,杜绝了被竞争对手“釜底抽薪”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它向整个行业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启明芯不仅仅满足于做一家简单的芯片设计公司,它正在积极地向上游核心技术和下游关键应用进行渗透和布局,试图构建一个以自身为核心的、更强大、更稳固的产业生态系统。
赵晴鸢知道,这仅仅是启明芯利用资本力量进行产业整合的开始。未来,随着公司实力的进一步增强,类似的战略投资或并购案例,还会不断上演。而她,作为这一切的幕后推手之一,正在亲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