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超过一亿美元的可支配现金流!”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声。
“当然,”赵晴鸢话锋一转,“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这笔宝贵的现金流,必须被高效地投入到更能决定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上去。”她看向林轩,目光中带着询问和确认。
林轩点点头,示意她继续。
赵晴鸢切换到下一页ppt,上面是她与林轩共同制定的下一阶段资源分配计划草案:
“启明二号”p3 c研发: 投入加倍,目标是在1998年上半年完成流片,性能指标必须再次碾压所有潜在追赶者,并集成对未来b 20标准的支持。
“盘古”eda项目: 优先级最高,预算倾斜。目标是1998年年底前,完成内部使用的第一版布局布线(p&r)工具,并在“启明三号”设计中进行内部验证。
“龙芯一号”dvd项目: 快速推进!顾维钧和陈家俊需要组建专门团队(可从“启明一号”团队抽调骨干并对外招聘),目标是在九个月内拿出高性能、低成本的dvd解码芯片\/ip样品,抢占中国市场爆发的先机!
移动通信预研: 成立一个小型精英团队(3-5人),由林轩亲自秘密指导,开始进行早期gs\/gprs基带算法和射频前端技术的研究与专利布局。该项目对外严格保密。
人才招募与全球布局: 继续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硅谷、欧洲、台湾)招募顶尖的芯片设计、eda、软件和管理人才。启动在美国硅谷设立小型研发中心的可行性研究。
这个庞大的计划,清晰地展示了启明芯的勃勃野心——以p3为现金牛,支撑eda和下一代核心芯片的研发,同时悄然布局更遥远的移动通信未来。
“为了支撑这个计划,”赵晴鸢补充道,“我建议,我们应该立刻启动a轮融资。凭借我们目前亮眼的业绩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我有信心能拿到至少五千万美元的融资,并获得远高于天使轮的估值。这笔钱,将为我们未来两到三年的高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弹药。”
会议室里的众人,此刻已经完全被林轩和赵晴鸢描绘的宏伟蓝图所点燃。之前的疲惫和压力,仿佛都化作了无穷的动力。
会议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