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成功了再去做?晚了!高通、ti、英飞凌……那些巨头一旦反应过来,凭借他们的体量和积累,我们再想追赶就难如登天!我们必须用p3赚来的钱,去供养移动通信这个未来的‘现金牛’!这是非对称投入,换取非对称回报!”
重新定义“风险”: “你担心的现金流风险,解决之道不是‘节流’,而是‘开源’和‘加速’!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让p3在全球热卖,产生巨额现金流!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拿出震惊市场的技术成果,吸引下一轮更大规模的融资!我们要在竞争对手反应过来之前,就建立起足够高的技术和市场壁垒!对于我们这样的颠覆者来说,发展不够快,才是最大的风险!”
林轩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赵晴鸢,“晴鸢,我需要你的专业能力来管理好我们的‘钱袋子’,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建立起高效透明的运营体系。但我更需要你的战略认同和魄力!支持我进行这些看似‘冒险’、但实则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关键投入!我需要你设计的财务系统,不是僵化的刹车片,而是f1赛车的能量回收系统(kers),能在关键时刻为我们的战略冲锋提供最强劲的动力!”
这是一场“冰”与“火”的激烈碰撞。赵晴鸢的理性、审慎、专业,撞上了林轩的远见、激情、和近乎“偏执”的战略决心。
赵晴鸢沉默了。林轩的话语像一颗颗重磅炸弹,冲击着她多年来形成的财务理念和风险认知。她不得不承认,林轩描绘的那种“速度决定生死”、“技术代差降维打击”的逻辑,在高速发展的高科技领域,或许……真的是真理?而她之前所坚持的那些“稳健”原则,在这种“指数级”的竞争中,反而可能成为致命的枷锁?
她看着林轩眼中那不容置疑的自信,想起了“启明二号”那堪称奇迹的良率,想起了那些来自全球顶尖专家的赞誉……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好,林总。”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释然,也带着一丝被点燃的兴奋,“我明白了。我收回关于削减核心研发预算的建议。我会重新调整财务模型,以支持最高优先级的战略目标为核心,同时设计出更严格的项目里程碑考核和动态风险预警机制。我会确保我们的‘弹药’充足,同时让你清楚地知道每一发‘炮弹’打向哪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