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骗婚事实,这个判决我能接受。死刑是为杀人负责,后面的处理是考虑到他被逼的苦衷。”
“虽然还是死了,但至少让他走的有点尊严,也算给父母留点念想。”
“当地政府做得不错,把骗走的钱补上了,老两口以后生活有保障了。”
“这就是‘天理者’干预带来的结果吗?虽然他没直接改判,但这判决明显受了影响。”
宣判结果虽然仍有争议,但绝大多数人对这个结果表示了认可。
它既维护了法律的底线,又在人情和现实层面给予了最大限度的考虑,回应了汹涌的民意和案件背后的特殊性。
京都,大长老办公室。
“判了,死刑,附带三个月尽孝期,安乐死执行,政府补偿了彩礼。”邱瑞明快速汇报着结果。
大长老听完,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点了点头,
“嗯,这个结果,算是平衡了各方。既维护了法制,也回应了民意,还给了那位‘天理者’一个交代。”
孙卫家也松了口气,“确实,这个判决很巧妙,也算是在现有框架下,能做到的极限了。”
“看来,那位先生对这个结果,应该也能接受了,接下来,就看他要如何撬动那块更硬的骨头了。”
……
而在家中的李冥轩,看着电视屏幕上滚动播报的判决结果,还算认同。
死刑,是王磊必须付出的代价。
三条人命,无论有何缘由,都不能被轻易饶恕。
“还算过得去。”李冥轩轻声自语。
这结果,虽然不是他心中最完美的答案。
但在现实的法律框架和社会规则下,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带有温度的判决。
他没有必要再为此出手干预。
而王磊的悲剧,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但它所揭示的“骗婚之恶”、“彩礼之弊”,以及更深层次的经济压力问题,才刚刚被摆上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