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曾说:“你是个奇才。好好钻研,将来必成一代匠师。”
而知道这段过往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已身故的阿钱哥哥。
另一个是……
谢兰台歪头想了想,一双水眸迸射出异样惊喜的光芒:
“你……是阿余小哥?”
边上,小北王眸色深深,暗暗翻了一个白眼:
果然是他,之前他竟没认出来。
“对。我全名:余泽,字怀谨。”
余泽笑着自我介绍完,看向众位,继而一揖:
“众位,这尊佛像是怎么制成的,我曾亲眼所见,当年谢五姑娘不过七岁,但她对雕刻非常有天赋,这也是我亲眼见证的事实。所以,攻玉先生就收她做了关门弟子……”
若是换一个小喽喽来证明,在场的贵人们必都会嗤之以鼻。
可如今来的却是江南郡王的独子。
一直以来,大乾民间就有这样一种说法:
南有怀谨,北有小(萧)王。
这二人,指的是余泽和萧临。
怀谨是余泽的字,他通诗书,晓天文,知地理;小北王震边关,威慑八方,神秘莫测。
这样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世子出来当证人,谁敢说他在撒谎?
比起明觉,余怀谨的话更有分量。
于是,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不信的也渐渐变得深信。
谢兰台则一边回忆当年的情形,一边顺势接上话道:
“所以,攻玉先生在做这尊佛像时,在底下某处刻下了一行字:攻玉归去时,惊兰入红尘。而在那尊小佛像底座又刻下了一行字:得兰为徒,人生大幸。你们可以去看一看,我是否所言有虚?”
江老太太立刻令人上前查去。
那婆子看完道:“确实有字……”
并朗声念道:“大佛像内有:‘攻玉归去时,惊兰入红尘’十个字,小佛像内有:‘得兰为徒,人生大幸’八个字。”
在场众人皆窃窃私语。
真相已然大白。
这个时候,忽有人高声叫道:“请问,这些年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雕有‘惊兰"的玉饰挂件,余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