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200 年),阚泽任钱塘长,在县衙设立劝学署,规定 \"每里置师,教童蒙识字\"。有老农用结绳记事,他亲自上门教授算学:\"结绳虽便,终难记远,不如学筹算。\" 百姓感其德,称他为 \"阚夫子\"。
黄龙元年(229 年),孙权称帝,问群臣:\"祥瑞之说,当信否?\" 阚泽对曰:\"《尚书》言 " 天听自我民听 ",祥瑞在德不在物。昔尧有丹朱,舜有商均,而天下归心,以其德也。\" 这番话让孙权放弃大建祥瑞台的计划。
吕壹案发,有司建议焚裂处死,阚泽正色道:\"殷纣王设炮烙,秦始皇上车裂,皆亡其国。今我朝当效汉文除肉刑,以仁治国。\" 孙权从之,改为斩首示众。后来制定科防,大臣欲加重刑罚,他必引《周礼》\"刑乱国用重典,然须适中\",力主 \"礼法并用\"。
阚泽深知历法对农业的重要性,耗时十年注《乾象历》,纠正旧历误差。他在书中写道:\"历法者,顺天应人之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孙权命他教授太子历法,他却以 \"先明经义,后通历数\" 为序,将儒学与科学结合。
赤乌六年(243 年),阚泽卒。孙权罢朝三日,亲自撰写祭文:\"昔汉有伏生,今吴有阚君,皆以孤学传圣道。\" 他家中唯有藏书千卷,弟子将其《礼文刊约》进献朝廷,成为东吴礼仪制度的重要依据。
汉献帝建安初年,薛综随族人避乱交州,拜刘熙为师,学习声韵训诂之学。在蛮荒之地,他与士燮讨论《春秋》\"华夷之辨\",提出:\"蛮夷之未化,非本性恶,乃教之不至。\" 遂在交址设立学馆,将中原典籍翻译成当地文字,开启岭南文教先河。
吕岱南征时,薛综随军担任向导,见九真郡兄死弟妻其嫂,叹道:\"礼者,天地之序。当教以人伦,使知廉耻。\" 他亲自制定婚姻礼仪,规定 \"聘娶必有媒妁,兄嫂不可轻犯\",数年之间,当地风俗为之一变。
黄龙元年(229 年),蜀汉使者张奉在宴会上嘲笑 \"阚泽\" 之名,阚泽不能对答。薛综起身行酒,借机戏解 \"蜀\" 字:\"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 张奉反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