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允等旧臣,军民称颂。黄武五年攻石阳,他让鲜于丹断淮道,自己当先锋,降高城、得三将。孙权路过他的军营,见阵型整齐,感叹:\"以前怕他迟钝,现在看来,诸将少有人能及!\"
跟哥哥孙瑜一样,孙奂也爱儒生,让部曲子弟读书,后来入朝为官的有数十人。嘉禾三年去世,儿子孙承袭爵,可惜无子,弟弟孙壹后来投奔曹魏,娶了魏主曹芳的贵人邢氏,却因邢氏妒忌被杀 —— 孙氏宗族的传奇,总带着点戏剧性。
孙坚去世后,孙贲带着余众投靠袁术,帮着破周昂、讨山越,却在袁术称帝时果断弃妻孥回江南。孙策平定吴、会后,他随征庐江、江夏,孙策上表让他领豫章太守,封都亭侯。建安十三年,使者刘隐奉诏拜他为征虏将军,在任十一年,妥妥的 \"江东老臣\"。
孙邻九岁代领豫章,二十年后召还武昌。太常潘濬想杀有罪的舒燮,孙邻劝道:\"舒伯膺兄弟争死,天下称义,你杀了他弟弟,将来天下一统,中州士人问起,你咋回答?\" 潘濬醒悟,舒燮得免 —— 小小年纪,已有政治智慧。
孙韶的伯父孙河被妫览、戴员杀害时,他才十七岁,却能收拢余众,修缮京城,建楼橹、备器械。孙权夜试京城防务,他率军警戒,箭射外人,直到孙权派人晓喻才止。第二天见面,孙权惊为天人,直接拜承烈校尉,统孙河部曲 —— 别人家的十七岁还在读书,他已经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了。
孙权迁都武昌后,孙韶十年没进京。等再见时,孙权问起青、徐诸屯要害,他对答如流,连魏将姓名、人马众寡都了如指掌。孙权感叹:\"久不见,进步如斯!\" 加领幽州牧、假节,镇守边疆数十年,敌人闻风丧胆,淮南屯候都撤兵远徙 —— 真正的 \"边疆守护神\"。
二十五岁拜安东中郎将,随陆逊拒刘备。蜀军漫山遍野,孙桓却毫无惧色,挥刀奋进,与陆逊合力破敌。他封锁夔道,截住刘备退路,逼得刘备翻山越险才逃脱,气得刘备直叹:\"当年在京城,他还是个小儿,如今却逼我至此!\" 战后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督牛渚、作横江坞,可惜英年早逝。
作为孙河之子,他完美继承了孙氏的骁勇,夷陵一役成名,却天不假年。不过孙氏宗族人才辈出,从孙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