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61章 东吴末路:从傀儡皇帝到亡国之君的作死三部曲(4/4)
司马炎看着这个杀了无数大臣的暴君,居然封他归命侯,给田三十顷,每年送粮食钱财 —— 真是死到临头还走了狗屎运。当孙皓的船队驶离建业时,岸边的百姓正在焚烧祭祀的纸扎,那些用东吴青瓷碗装着的祭品,随着浓烟升起,仿佛在送别这个荒唐的王朝,也送别了江东文化中最具血性的时代。

    太康五年(284 年),孙皓在洛阳病死,享年四十二岁。临死前估计还在想:早知道当初对百姓好点,也不至于天天被人指着脊梁骨骂 \"暴君\" 了。他不知道,自己统治下的东吴,虽然政治黑暗,却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皇象的书法、康僧会的佛教、青瓷艺术的巅峰,这些都成了东吴灭亡后,江东百姓心中最珍贵的记忆,比他这个暴君的名字,长久得多。

    孙亮当傀儡,孙休想翻盘,孙皓狂作死,三代皇帝完美演绎了啥叫 \"一代不如一代\"。孙亮夹在权臣中间,像个提线木偶,废黜被杀是必然;孙休有点想法,却甩不掉权臣阴影,改革半途而废;孙皓直接摆烂,把残暴当个性,把亡国当结局,简直是 \"不作不死\" 的教科书。

    东吴从孙权的鼎盛到孙皓的覆灭,不过五十二年,归根到底就一句话:民心没了,啥都没了。孙亮被废时,百姓没啥反应;孙休改革时,百姓将信将疑;孙皓暴虐时,百姓巴不得晋军快来。当皇帝当成这样,就算有长江天险,又能撑多久?但值得一提的是,东吴时期的文化艺术却在夹缝中绽放:皇象的章草、康僧会的译经、青瓷的瑰丽,这些文化瑰宝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东吴历史的另一个侧面,让后人知道,即便在最动荡的年代,江东的文明之火,从未熄灭。所以啊,治国跟过日子一样,别总想着作妖,踏实点,比啥都强 —— 但那些闪耀的文化光芒,终究比政治的烟云,更经得起岁月的冲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