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秋末之露。” 二人相视苦笑,明白在这位掌握军权的太皇太后面前,所有商业计划书都是废纸。当天夜里,他们用修竹简的刻刀自刎,血染红了未完成的 “巡狩路线图”—— 儒家改制的第一波创业热潮,就这么被董事会里的保守派掐死在摇篮里。
窦太后趁热打铁,在朝会上宣布:“今后朝堂之上,敢言‘改制’者,视同赵绾同党。” 同时把刘彻的近臣换了个遍,换成自己的侄子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 —— 这波操作,比现代公司的董事会改组还彻底,直接让年轻的 ceo 成了 “吉祥物”。
李少君走进武安侯府的那天,长安的贵族圈正在热议 “神秘方士”。这位自称 “年七十,能却老” 的中年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葛衣,腰间挂着个看不出材质的药囊,活像个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但当他在宴会上对着九十岁的老贵族说 “我曾与令祖父在柏寝台射猎,他左膝曾中鹿箭” 时,全场震惊 —— 老贵族颤抖着说:“先祖父临终前确实提过此事,那时我才五岁!”
这手 “记忆杀” 让李少君一夜爆红,成了长安城的 “玄学顶流”。见到刘彻时,他盯着宫里的青铜酒器突然惊呼:“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内壁应有‘仲父监制’铭文。” 工匠打磨后,果然露出小字,刘彻当场瞳孔地震:“先生莫非活了三百岁?” 李少君神秘一笑:“臣曾见安期生,食臣巨枣,大如五斗瓮,仙人居蓬莱,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接下来的操作堪称古代版 “商业路演”:他把 “祠灶 — 致物 — 化金 — 成仙” 包装成完整产业链,说祠灶能召唤鬼神,鬼神能点石成金,黄金餐具能延年益寿,寿长则可见仙人,仙人指路就能封禅不死。刘彻当场拍板成立 “祠灶专项小组”,任命李少君为首席研究员,拨上林苑千亩地作为实验室,还派船队出海寻找蓬莱仙岛 —— 这波操作,比现代创业者画饼还狠,直接把 “玄学” 变成了国家战略。
可惜李少君没撑到项目落地,一年后暴病而亡。刘彻却坚信他 “羽化成仙”,把他的药囊供在甘泉宫,还让黄锤史宽舒继承衣钵:“先生必是先去蓬莱打前站,尔等须继续研发。” 就像创业公司 ceo 相信 cto “渡劫失败”,继续给空气团队投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