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试点,纺织服饰、日用百货、文体用品,三大类,近四千种物品,经过逐步实施,资料规整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涉及上游工厂……”
秦青川扯过文件,边看边听,半个多小时后,直截了当,询问。
“申请双轨制的工厂太多?”
孙立军点头,继续。
“不错,现有放开产品,相关上游原材料,错综复杂,相互交织,根本判断不出哪些适合放开,这样的工作量,再有十几个人,短期内也很难搞定。”
秦青川吸了口烟,指尖不觉间轻拍桌面,似笑非笑,询问。
“为什么一定要以用途做框架,而不是原材料划分?”
闻听此言,孙立军眼珠微微一瞪,旋即恍然,脸上露出兴奋神色,一拍大腿。
“哎呀,就是么,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秦青川嘴角噙着笑,心里默默梳理,盘算。
几分钟后,得出一个结论,问题不在数据分析,也不在申请工厂太多,而是局部实施,本就不合理。
就拿本子来说,上有印刷厂,再上游有造纸厂……
原材料不够,后面怎么玩?
又一琢磨,觉得不对劲。
当初撰写建议书时,观点明确,直接强调,试点相关产业应同步实施,杜绝木桶短板效应。
怎么回事?
……
眼见秦青川陷入沉思,孙立军抿着嘴,思考完以原材料为框架,非常识趣,提出告辞。
“秦科长,那您先忙,我先按照这个思路,重新梳理。”
秦青川回过神,抬手虚拦。
“不急,我有几个问题,想了解一下。”
孙立军刚刚抬起屁股,又重新坐下。
“您说。”
秦青川一连数个问题,直接抛了出去。
“双轨制实施,为什么没有全面放开?实施以来,相关产品增量如何?市场反馈如何?鹏城有没有上报新的问题?”
孙立军斟酌片刻,叹了口气。
“当初,张处长主张轻工业全面放开,提案在局里没通过。乔建宏副司长,坚决反对,认为风险太大,这才变成逐步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