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一阵大笑,连严肃的老教授们都忍俊不禁。
下课铃响时,李教授拍了拍陈二海的肩膀:“小陈老师,下周我有个研究生讨论班,你来做个报告吧。”这已经是最高的认可。
等老教授们离开,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
“陈老师!您太厉害了!”苏晓梅兴奋地说,“李教授可是出了名的严格!”
杨荣轩挠了挠头:“那个模型……能借我研究研究吗?我儿子肯定喜欢。”
陈二海笑着把模型递给他:“小心点,别弄坏了。”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周末,陈二海正在办公室备课,突然听到敲门声。
“请进。”
门开了,赵建国局促地站在门口:“陈老师,能请教个问题吗?”
“当然。”陈二海合上书本。
赵建国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个手工制作的金属零件:“我……我照着教材试做了个简易伺服机构,但总是卡顿……”
陈二海仔细检查那些零件,惊讶地发现虽然做工粗糙,但设计思路完全正确。他抬头看着这个比自己大十三岁的学生,突然明白为什么赵建国能考出全省前十的成绩。
“这里有个小技巧。”陈二海拿起锉刀,三两下修整了一个零件的边缘,“试试看。”
赵建国组装好后转动机构,果然运转流畅。他激动得手都在抖:“成了!真的成了!陈老师,您太……”他突然哽住,眼圈发红,“我三十一岁了,还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
陈二海递给他一杯水:“赵哥,年龄真不是问题。”他指了指窗外正在扩建的工地,“国家现在百废待兴,正需要你们这样有经验的人。”